[实用新型]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的抽料装置和包括该抽料装置的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5340.7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5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徐犹龙;奚爱明;林寅;侯丹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08 | 分类号: | C08G1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2001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转移 聚氨酯 原料 装置 包括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即异氰酸酯或多元醇)的抽料装置和包括该抽料装置的组件。
聚氨酯属于反应型高分子材料,其中的氨基甲酸酯基团是由异氰酸酯官能团‑N=C=O和羟基‑OH反应生成的。聚氨酯是由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在催化剂和其它助剂存在下加成聚合反应而生成。商业制造时,液态异氰酸酯和包含多元醇、催化剂和其它助剂的混合物反应生成聚氨酯,这两种组分即通常所指的聚氨酯配方体系。业内一般称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预聚物为B组分;多元醇和其它助剂的混合物被称为A组分,助剂可以包括链剂、交联剂、表面活性剂、阻燃剂、发泡剂、颜料和填料等等。A组分和B组分统称为聚氨酯组合料。
异氰酸酯是生产聚氨酯的重要原料,但其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和空气中的水份发生副反应,结晶固化在反应器或容器壁上,影响组合料产品质量。异氰酸酯与水反应,首先生成不稳定的氨基甲酸,然后由氨基甲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及胺。若在过量的异氰酸酯存在下,所生成的胺将与异氰酸酯继续反应生成取代脲。由上述反应式可见,1个水分子可与2个NCO基团反应,即水可看作是一种扩链剂或固化剂,使分子链增长,形成聚合物(聚脲)。另NCO端聚氨酯预聚体与水反应的产物是聚氨酯脲。1mol(18g)水与1mol二异氰酸酯(如TDI174g或MDI250g)反应,生成1mol(22.4L)的二氧化碳。
由此可见,少量的水可消耗大量的异氰酸酯,并产生大量气体。在异 氰酸酯、NCO端预聚体(包括各种含NCO的产品)的贮存中,空气中的水分及容器壁附着的水分会使NCO含量降低,使预聚体粘度变大甚至结晶。并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还会使容器涨罐,故异氰酸酯及预聚体在贮存过程中应隔绝潮气。在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及各种产品时,聚酯或聚醚多元醇、溶剂、填料等原料中的水分应控制在很低的范围,否则,会引起设计NCO计量的严重失准,得不到所需分子量的产物,不符合应用上的需求。
常见的除水方法一般为在组合料中加入除水剂,分子筛之类。但用于在生产过程中尤其是聚氨酯原料(即异氰酸酯或多元醇)抽料或转移过程中减少水分的装置尚未见报道。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即异氰酸酯或多元醇)的抽料装置和包括该抽料装置的组件,其中,在用抽料装置和组件转移聚氨酯原料的过程中,利用具有磁铁的软管密封容纳聚氨酯原料的抽料管,同时向软管及料桶中充入惰性气体,从而减少了在转移聚氨酯原料的过程中水分进入料桶及反应槽内,避免了聚氨酯原料和水的副反应,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也避免聚氨酯中挥发性物质逸散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的抽料装置包括:抽料管;软管,所述软管包围所述抽料管的长度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软管的第一端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用于将所述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抽料管不透气地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开口;磁铁,所述磁铁附接在所述软管的第二端上;弹力磁性密封垫,所述弹力磁性密封垫能够被设置在所述磁铁与用于容纳聚氨酯原料的料桶的上表面之间;以及,惰性气体输送管,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管穿过所述密封盖上的开口连接至所述软管内部。
优选地,所述抽料装置还包括弹性密封圈,所述弹性密封圈位于所述密封盖和所述抽料管之间,以便将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抽料管不透气地密封 连接。
优选地,所述密封盖由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密封盖由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的组件,该组件包括上述的抽料装置,所述组件还包括用于容纳聚氨酯原料的料桶,所述料桶的上表面具有抽料口,当所述抽料管穿过所述抽料口插入到所述料桶中时,所述抽料装置的磁铁借助于所述弹力磁性密封垫吸附固定在所述料桶的上表面上,从而使得外部空气不会进入到所述软管内部。
优选地,当利用所述抽料装置抽取容纳在所述料桶中的聚氨酯原料时,通过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管向所述软管内部及所述料桶中输送惰性气体。
优选地,所述惰性气体是氮气或干燥空气。
优选地,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管的管径为φ8‑12,进气压力为30‑50毫巴(mbar)。
优选地,所述抽料管的抽料速率为30‑90kg/min,优选为70‑80kg/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的抽料装置和组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在抽吸聚氨酯原料的过程中,减少了进入料桶内的水分,避免了聚氨酯原料和水的副反应,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也避免聚氨酯中挥发性物质逸散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53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