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不锈钢带退火酸洗生产线的电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4731.7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9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邓业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F7/00 | 分类号: | C25F7/00;C25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2156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不锈钢 退火 酸洗 生产线 电解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酸洗电解槽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不锈钢带退火酸洗生产线的电解槽。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不锈钢带退火酸洗生产线多采用塑料电解槽。而现有电解槽由于未充分考虑设备使用时的振动老化情况,大多都把电解液的供液管道接入口和液位计接入口的位置设置成低于槽内电解液的液位。因为塑料电解槽的对外接入口由于受到泵等其他设备通过管道传递过来的震动,塑料焊缝极易开裂,并且浸泡在电解液里的焊缝也极易老化开裂,导致经常渗漏电解液。而且,现有电解槽的接入口数量较多,仅供液管道接入口就有10多个,这样槽体渗漏就会经常发生。
另外,回流管道接口设计在狭小的集液槽内,通常采用半圆管道深入电解槽的槽体,该半圆管道是考虑积液回流用的。然而,这样却导致维修空间狭小,焊缝老化开裂,焊接空间有限,无法进行修复焊接。
所以,现有技术中的电解槽在使用时容易出现电解液的液体滴落在钢带和周围环境中的问题,对带钢和环境都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解槽的供液管道接入口容易极易开裂而导致渗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不锈钢带退火酸洗生产线的电解槽,该电解槽的供液管道与所述电解槽的连接部位的高度高于所述电解槽内的电解液的液位高度,所以可以避免由于接入口焊缝老化开裂导致的渗透,即使一旦发生渗透,也利于修复焊接,延长了电解槽的使用寿命,并且,能防止渗漏的电解液给钢带和环境造成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不锈钢带退火酸洗生产线的电解槽,所述电解槽包括电解槽主体,电解槽主体的一端设有入口集液槽,电解槽主体的另一端设有出口集液槽,电解槽主体的上部设有槽盖,电解槽主体还连接有用于向电解槽主体内供应电解液的至少一个供液管道,供液管道与电解槽主体的连接部位的高度高于电解槽主体内电解液的液位的高度。
供液管道与电解槽主体的连接部位的高度比所述电解槽内电解液的液位的高度高300mm~400mm。
电解槽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液位计接口。
液位计接口连接有测量液位的液位计。
入口集液槽的底部设有回流管道接口。
回流管道接口比入口集液槽的底板高20mm~50mm。
出口集液槽的底部设有回流管道接口。
回流管道接口比出口集液槽的底板高20mm~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解槽的供液管道与所述电解槽的连接部位的高度高于所述电解槽内的电解液的液位高度,所以可以避免由于接入口焊缝老化开裂导致的渗透,即使一旦发生渗透,也利于修复焊接,延长了电解槽的使用寿命,并且,能防止渗漏的电解液给钢带和环境造成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不锈钢带退火酸洗生产线的电解槽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不锈钢带退火酸洗生产线的电解槽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出口集液槽的局部放大视图。
其中1.入口集液槽,2.电解槽主体,3.出口集液槽,4.供液管道,5.揭盖液压缸,6.槽盖,7.电极,8.支撑侧板,9.液位计接口,10.液位,11.槽底,13.回流管道接口,14.转向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不锈钢带退火酸洗生产线的电解槽详细说明。一种用于不锈钢带退火酸洗生产线的电解槽,所述电解槽包括电解槽主体2,电解槽主体2的一端设有入口集液槽1,电解槽主体2的另一端设有出口集液槽3,电解槽主体2的上部设有支撑侧板8和槽盖6,电解槽主体2还连接有用于向电解槽主体2内供应电解液的至少一个供液管道4,供液管道4与电解槽主体2的连接部位的高度高于电解槽主体2内电解液的液位10的高度,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如在进行不锈钢除氧化层电解时,电解槽主体2的两端有两个供液管道4,从两个供液管道4往电解槽主体2注入电解液Na2SO4,然后溢流到图1中的入口集液槽1和出口集液槽3内,再通过与回流管道接口13连接的回流管流到液罐内,然后采用泵通过供液管道4打回流到电解槽主体2内。如图2所示,供液管道4与电解槽主体2的连接部位的高度高于电解槽主体2内电解液的液位10的高度,可以避免由于供液管道4与电解槽主体2的连接部位焊缝老化开裂导致的渗透,即使一旦发生渗透,也利于修复焊接,延长了电解槽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47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浮纹织造控制系统
- 下一篇:印刷电路板电镀马座注水孔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