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皮卡厢式车的车顶行李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4521.8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3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苏秀荣;金狮;杨河洲;高双燕;贾瑞祯;任雪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9/048 | 分类号: | B60R9/048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鹏程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皮卡厢式车 车顶 行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卡厢式车,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皮卡厢式车的车顶行李框。
为解决皮卡车作为货运车辆在大中城市的限行问题,近些年来在皮卡车基础上衍生出了皮卡厢式车这一新兴细分市场。皮卡厢式车对皮卡车的开放式货厢进行了全封闭改造,为了保证货厢的运载高度和可用空间,货厢的顶盖往往高高隆起,显著高于车辆前部的驾驶室顶盖。皮卡厢式车虽然有效解决了皮卡按乘用车辆进行车辆公告和城市限行的问题,但前低后高的车顶结构严重影响了车辆的整体造型和外观卖点,限制了皮卡厢式车的市场发展。
为从造型和功能上弥补驾驶室顶盖和货厢顶盖的高度差,部分皮卡厢式车驾驶室顶盖上方布置了行李框,借以对驾驶室顶盖的高度进行提升。但这类行李框多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管梁结构螺接,使得整车的改装气息浓重、整体效果较差,无法满足高端行业用户对皮卡厢式车外观乘用车化的需求;且与整车风格并不匹配的管梁结构行李框将造成整车空气动力学性能的恶化,不仅增大了整车风阻和油耗,也加大了顶撑横梁与顶盖之间由于涡流产生开胶、异响的风险;另外,此类型行李框的置物结构局限在驾驶室顶盖上方,因此只能运送尺寸不大的小件行李。而当超长行李沿车辆前后方向放置时,在后部货厢顶盖部位无法对其进行固定及捆扎,因此难以满足电力、电信、燃气、公安巡逻等特种行业用户的常用超长行李,如折叠梯、管材、升降式照明灯杆等随车携带的需求。
上述结构还衍生出另一种常见的改良结构方案,即将行李框与车顶的纵向行李架组合为一体,作为总成螺接在车顶上。该总成从驾驶室顶盖前端向后延伸至货厢顶盖后端,虽然为超长行李在货厢顶盖部位的固定及捆扎提供了解决方案,但该结构及装配更加复杂、制造成本较高,而且还进一步抬高了本已隆起的货厢顶盖,使得整车空气动力学性能及造型美观性进一步劣化。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仅能同时满足小件行李及超长行李的放置和捆扎需求,而且能有效改善整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造型美观的用于皮卡厢式车的车顶行李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皮卡厢式车的车顶行李框,包括置于驾驶室顶盖上的行李框本体,所述行李框本体为一体成型式的薄壁盒状结构,其前部沿前挡风玻璃的弧度向后上方延伸,中部设有由左、右中空竖墙形成的凹形置物空间,末端采用U形结构并与货厢顶盖过渡连接;所述左、右中空竖墙顶端对称设有前、后下沉固定腔,在驾驶室顶盖上位于前、后下沉固定腔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前、后过渡支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皮卡厢式车的车顶行李框,包括置于驾驶室顶盖上的行李框本体,所述行李框本体为一体成型式的薄壁盒状结构,其前部沿前挡风玻璃的弧度向后上方延伸,中部设有由左、右中空竖墙形成的凹形置物空间,末端采用U形结构并与货厢顶盖过渡连接;所述左、右中空竖墙顶端对称设有前、后下沉固定腔,在驾驶室顶盖上位于前、后下沉固定腔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前、后过渡支架。
所述凹形置物空间的底物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上设置有镂空式孔盖。
所述行李框本体与车体接触的前边缘和侧边缘分别设有前部密封条、侧部密封条,所述前部密封条的两端设有排水口。
所述凹形置物空间的左、右中空竖墙内分别对称设置有捆扎装置。
所述捆扎装置包括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左、右中空竖墙内的金属杆,在左右中空竖墙内侧面位于金属杆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多个方孔座。
所述左右中空竖墙上位于前、后下沉固定腔位置固定设置有行李架。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陈本低廉,不仅能同时满足小件行李及超长行李的放置和捆扎需求,而且能从造型上和功能上弥补皮卡厢式车驾驶室顶盖和货厢顶盖的高度差,从而有效改善整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造型美观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捆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B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45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