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子冲片及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4427.2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9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川礼;刘伟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重庆凯邦电机有限公司;河南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6 | 分类号: | H02K1/16;H02K3/12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转子式的电机以及具有这种电机使用的定子冲片。
背景技术
电机广泛地应用在工业生产以及生活的各种电器设备中,现有的电机具有定子以及转子,转子轴安装在转子中并随转子的旋转而旋转,并由此输出动力。按转子与定子的位置关系分,现有的电机分为内转子式电机与外转子式电机,内转子式电机的转子安装在定子内,而外转子式电机则是定子安装在转子内。
通常,内转子式电机具有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两端的端盖,壳体以及端盖围成一个腔体,定子以及转子安装在腔体内,且定子具有定子铁芯以及缠绕在定子铁芯上的线圈。定子的中部具有转子安装孔,转子安装在转子安装孔内,并可相对于定子旋转。转子轴安装在转子内,且与转子过盈配合。
现有的一种外转子式电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电机具有前端盖11以及后端盖12,前端盖11与后端盖12围成一个腔体,定子15以及转子16安装在腔体。电机的转子16套装在定子15外,该转子16为鼠笼转子,定子15的中部开设有轴孔19。
电机的中部设有转子轴14,转子轴14与连接轴套13固定连接,且转子轴14穿过轴孔19。轴孔19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17、18,用于支撑转子轴14。
前端盖11的边缘嵌入到连接轴套13内,且前端盖11与转子16固定连接。电机工作时,转子16相对定子15旋转,从而带动前端盖11、连接轴套13以及转子轴14旋转。
定子15具有定子铁芯以及缠绕在定子铁芯上的线圈,定子铁芯由多层冲片叠压而成。如图2所示,现有的定子冲片20具有大致呈圆环状的轭部21,轭部21的周向上设有自轭部21沿定子冲片20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十二个齿22,相邻的两个齿22之间形成一个槽23,因此槽23的数量与齿22的数量相等,均为十二个。
在定子冲片20的中部设置一个中空的内圆孔24,内圆孔24的直径φA1为24毫米,定子冲片20的外圆直径φB1为69.8毫米,这样的定子冲片20制成的定子在电机运行时齿22处的磁场密度大致为9700高斯,而轭部21处的磁场密度为3300高斯,导致齿22部与轭部21的磁场密度很不均匀,影响电机运行的稳定性。
对定子冲片20叠压而成的定子铁芯缠绕线圈时,需要缠绕两层线圈,分别是内线圈与外线圈,参见图3,内线圈25缠绕在槽23的底部,离定子铁芯28的中心较近,外线圈26缠绕在槽23的顶部,离定子铁芯28的中心较远。由于相邻的两个内线圈25将缠绕在同一个槽23中,且相邻的两个外线圈26也会缠绕在同一个槽23中,导致相邻的两个内线圈25或相邻的两个外线圈26之间距离过于接近,给线圈的绕制带来很大的不便,使线圈的绕制难度很大。
此外,由于内线圈25与外线圈26之间的距离也很近,这对内线圈25与外线圈26之间的绝缘处理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内线圈25与外线圈26之间的绝缘处理工艺复杂,也不利于内线圈25与外线圈26的绕制,导致电机的生产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电机的定子线圈绕制的定子冲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子线圈绕制工艺简单且生产成本低的电机。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子冲片包括圆环状的轭部,并设有自轭部沿定子冲片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多个齿,相邻的两个齿之间形成槽,且定子冲片的中部设有内圆孔,其中,多个槽包括间隔设置的浅槽与深槽,深槽的槽口高度大于浅槽的总高度。
由上述方案可见,定子冲片上设置间隔设置的浅槽与深槽,内线圈与外线圈可以分别绕制在相邻的深槽与相邻的浅槽之间,这样内线圈与外线圈在空间上基本不会重叠,对内线圈与外线圈之间的绝缘要求大为降低,且绝缘材料的放置也较为简单,使定子线圈的绕制难度大为降低,从而降低电机的生产成本。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浅槽与深槽在定子冲片的周向上两两间隔设置。这样,相邻的两个内线圈不需要绕制在同一个深槽内,可以分别绕制在相邻的两个深槽内,以避免相邻的内线圈相互干扰,也简化了线圈绕制的工艺。并且,相邻的两个外线圈也可以分别绕制在两个浅槽内,外线圈的绕制难度也大为降低。
进一步的方案是,浅槽的槽口高度为0.6毫米至1毫米之间,浅槽的槽肩高度为0.6毫米至1毫米之间,浅槽的内高为6.2毫米至7毫米之间,深槽的槽口高度为10毫米至11毫米之间,深槽的槽肩高度为1.1毫米至1.5毫米之间,深槽的内高为5.9毫米至6.3毫米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重庆凯邦电机有限公司;河南凯邦电机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重庆凯邦电机有限公司;河南凯邦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4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