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咀葫芦丝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4147.1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3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静海县盛兴乐器厂 |
主分类号: | G10D7/00 | 分类号: | G10D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玲 |
地址: | 3016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葫芦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簧管类乐器,特别是一种活咀葫芦丝。
背景技术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滇西傣族地区,在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中也较为流行。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降B、C、D等调。其结构由一个吹咀、一个葫芦(气箱)、三根竹管(音管)以及三枚发音簧片构成,在葫芦的上端安装有吹咀,在葫芦的下端并排插装有三根竹管,在每根插进葫芦部分的竹管内部分别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的发音簧片。其中,中间一根较粗较长的竹管为主音管,主音管正面有六个音孔(按音孔),背面上端有一个音孔为第七按音孔,下端有一个泛音孔(出音孔)和两个穿绳孔。
吹奏时口吹葫芦上端的吹咀,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为了保证吹咀与葫芦连接的密封性,使演奏效果更加理想,传统的吹咀与葫芦的连接方式采用胶黏合的方式,该方式虽然能保证吹咀与葫芦连接的密封性,但是,吹咀与葫芦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吹咀不能被随意的更换,导致在日常演奏中经常出现多人共用一个吹咀吹葫芦丝的现象,十分不卫生。另外,吹咀与葫芦的胶合连接在实际的装配操作中较为复杂,因为胶水涂抹不匀同样会影响葫芦丝的发音质量,存在装配复杂、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装配强度大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设计科学合理、干净卫生、方便使用、装配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劳动强度小的活咀葫芦丝。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活咀葫芦丝,包括吹咀、葫芦气箱、发音管及发音簧片,在葫芦气箱的顶端葫芦口内部安装有吹咀,在葫芦气箱的底端并排插装有发音管,在发音管的内部插进葫芦气箱的部分镶嵌安装有发音簧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吹咀的外表面套装有一密封胶圈,吹咀通过该密封胶圈密封插装于葫芦气箱的顶端葫芦口内部。
而且,在所述的吹咀外壁制有一嵌装密封胶圈的环形卡槽。
而且,还包括一紧固卡箍,该紧固卡箍安装于主发音管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活咀葫芦丝,通过将传统的吹咀与葫芦气箱胶合固装的方式改为通过一密封胶圈将吹咀插装于葫芦气箱的方式,该种安装方式在保证葫芦丝整体密封性的同时,能够实现吹咀的自由安装与拆卸,方便更换。在葫芦丝不能人手一个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更换吹咀来保证葫芦丝的安全卫生,方便人们的使用。同时,在葫芦丝装配时,工人只需将套装有密封胶圈的吹咀插入进葫芦气箱的顶端葫芦口内部即可,十分方便省力,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2.本活咀葫芦丝,通过在葫芦丝的吹咀上制环形卡槽,该卡槽能够使密封胶圈牢固的套装于吹咀上,避免了因来回的拔插吹咀而出现密封胶圈上下移动的现象,从而保证了葫芦丝的密封性。
3.本活咀葫芦丝,通过在葫芦丝发音管的主发音管管身上安装一紧固卡箍,因为发音管多为竹子制成,长时间使用,竹管容易开裂,紧固卡箍的设计有效延长了葫芦丝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安全卫生、方便使用、装配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装配强度小、密封性佳、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活咀葫芦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吹咀的结构示意图(带密封胶圈);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吹咀的结构示意图(不带密封胶圈)。
附图标记说明:
1-葫芦气箱、2-发音簧片、3-第七按音孔、4-主发音管、5-按音孔、6-紧固卡箍、7-基音孔、8-吹咀、9-密封胶圈、10-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静海县盛兴乐器厂,未经天津市静海县盛兴乐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41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