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风管道末端的防雨、防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3880.1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3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毛毓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北友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04 | 分类号: | E04F17/04;E04F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管 末端 防雨 防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排放管道的防雨、防风装置。
背景技术
通风是减少室内污染物浓度、防止易燃易爆气体积聚、保护人体呼吸系统的有效途径。而实验室内常常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废气、烟雾等,因此实验室的通风显得尤为重要。实验室内的废气、烟雾一般通过排风系统排放到室外大气中,排风系统通常包括安置于室内的排风管道、风机以及置于室外(如屋顶)的末端排放口。正因为末端排放口置于室外,易受气候因素影响,在阴雨天气,雨水会沿着管壁流入风机,进而流入室内的排风管道;若遇刮风天气时,末端排放口处的气流易受外界气流的影响而倒流入排风管道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风管道末端的防雨、防风装置。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排风管道末端的防雨、防风装置,其特点是,包括排风管、接水盘、支撑架以及排水管,排风管具有径向扩大部、径向扩大部上侧的上立管以及径向扩大部下侧的下立管,接水盘由支撑架支撑在该径向扩大部中,排水管连接接水盘的底部并从接水盘的底部延伸穿到排风管的外侧,径向扩大部和接水盘之间具有用于排风的空隙。
所述的排风管道末端的防雨、防风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从排风管的轴向来看,所述上立管位于所述接水盘的外周边的内侧。
所述的排风管道末端的防雨、防风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空隙的通径不小于所述下立管的通径。
所述的排风管道末端的防雨、防风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上立管设置有突出其内侧面的防水边唇,该防水边唇的下侧具有凹形止水沟槽,从排风管的轴向来看,所述防水边唇位于所述接水盘的外周边的内侧。
所述的排风管道末端的防雨、防风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空隙为环形。
所述的排风管道末端的防雨、防风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径向扩大部具有上、下锥面以及邻接上、下锥面的柱面。
所述的排风管道末端的防雨、防风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接水盘为倒锥面和柱面拼接而成,该接水盘置于径向扩大部的底部,与径向扩大部同轴线设置,接水盘的柱面高度低于径向扩大部的柱面高度。
所述的排风管道末端的防雨、防风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该排风管的末端为渐缩管,该减缩管邻接所述上立管。
所述的排风管道末端的防雨、防风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防水边唇的宽度为1.5cm。
所述的排风管道末端的防雨、防风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设上立管的管径为D,则防水边唇在上立管上设置的高度为0.1D。
从本实用新型的后述实施例中,将理解到本实用新型具有能顺利排放废气的特点,并且能够有效防雨、防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雨、防风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风系统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雨、防风装置的防雨边唇的剖面图。
图4是另一种防雨排放口的工作原理图。
图5是又一种防雨排放口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防雨、防风装置包括排放管,该排风管包括与风机411相衔接的下立管407,中间部分为一径向扩大部406,径向扩大部406上部的上立管409。该防雨、防风装置还包括径向扩大部406内部的斗笠形接水盘403,固定接水盘403的支撑架404,接水盘403底部的排水管405,径向扩大部406上方沿管壁四周设置的防水边唇402以及排放口末端的渐缩管4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北友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北友实验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38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园田间杂草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质沥青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