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电场风机基础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3511.2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1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场 风机 基础 竖向 抗压 承载力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陆上沿海滩涂流沙软土风机基础护筒工艺,特别是滩涂流沙软弱地基风机基础护筒型混凝土灌注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试桩的风电场风机基础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海南东方感城风电场地处南海,属热带湿润季风性海洋气候,以高温多雨及台风为主要特征,极大风速59.0m/s,属Ⅱ类风场,风场地质条件属沿海滩涂流沙区域,场地土为软土,地质条件复杂。由于沿海受台风影响,其风机、塔架、风机基础等均需特殊加强设计,以使风机基础安全可靠。
在沿海滩涂流沙软土区域及在Ⅱ类风场和台风区域建设风电场,国内外均未有技术借鉴,特别是对装机容量大的风机,地质条件复杂、场地土为流沙软土地基,对基础地基处理方案是否能满足抗压承载力和倾斜要求,对桩基施工工艺和竖向抗压承载力试桩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竖向抗压承载力试桩施工工艺性好,软基基础安全性高,成本合理,适应于沿海滩涂流沙区域的风电场风机基础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风电场风机基础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在第一半径的内圆圆心内布置1根护筒型混凝土灌注桩作为该基础的竖向抗压承载力试桩;第一半径处布置4根混凝土灌注桩作为竖向抗压承载力锚桩;由4个锚桩构工字梁,工字梁的中间通过千斤顶与抗压承载力试桩连接,由4个锚桩和工字梁提供反向力,由电动高压油泵向千斤顶供给动力,由千斤顶将荷载加载到中心点布置的试桩上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通过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获取荷载值和试桩位移值。
所述的竖向抗压承载力试桩上部螺旋筋间距200mm,竖向抗压承载力试桩长度方向箍筋间距2000mm,竖向抗压承载力试桩长度方向螺旋筋直径d=10mm,竖向抗压承载力试桩长度方向主筋直径d=22mm。
所述的竖向抗压承载力锚桩上部螺旋筋间距150mm,所述的竖向抗压承载力锚桩长方向箍筋间距1500mm,所述的竖向抗压承载力锚桩长度方向螺旋筋直径d=12mm,所述的竖向抗压承载力锚桩长度方向主筋直径d=25mm。
所述的竖向抗压承载力锚桩与试桩间距:3100mm。
所述的竖向抗压承载力锚桩间距:439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第一半径的内圆圆心内布置1根护筒型混凝土灌注桩作为该基础的竖向抗压承载力试桩;第一半径处布置4根混凝土灌注桩作为竖向抗压承载力锚桩;通过4根锚桩提供反力梁,由电动高压油泵向千斤顶供给动力,由千斤顶将荷载加载到中心点布置的试桩上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通过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获取荷载值和试桩位移值,由计算机记录和显示试桩荷载、补压位移值确定风电场风机基础结构。本实用新型结合实际机位优化布置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试桩方案,加快了工程进度,在实际机位的地基基础上做试桩,更加真实地反映了机为基础的地基抗压承载力状况,根据这样布置的试桩方法,得出的试桩实验结论,真实的反应了桩基础设计的安全、经济和结构的合理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础竖向抗压承载力试桩、锚桩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础竖向抗压承载力试桩、锚桩剖面图;
图3是图1的试桩结构图;
图4是图1锚桩桩身剖面。
图中:1、风电场风机基础;2、试桩;3、锚桩;4、工程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风电场风机基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法:第一半径的内圆圆心内布置1根护筒型混凝土灌注桩作为该基础的竖向抗压承载力试桩;第一半径处布置4根混凝土灌注桩作为竖向抗压承载力锚桩;由4个锚桩构工字梁,工字梁的中间通过千斤顶与抗压承载力试桩连接,由4个锚桩和工字梁提供反向力,由电动高压油泵向千斤顶供给动力,由千斤顶将荷载加载到中心点布置的试桩上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通过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获取荷载值和试桩位移值,由计算机记录和显示试桩荷载、补压位移值确定风电场风机基础结构。
如图2所示,包括:试桩2、锚桩3和工程桩4,四根锚桩3按90度分布在第一半径的圆周上,工程桩4分布在第二半径的圆周上,第二半径大于第一半径,第一半径的圆周和第二半径的圆周中心与试桩2同心。工程桩4高度低于试桩2和锚桩3,试桩2和锚桩3高度面齐平。工程桩4 由风电场风机基础1覆盖,试桩2、锚桩3高出风电场风机基础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3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碎料循环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速制钉机上料装置的旋转给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