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皮碗式柔性定位扶正的去核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3140.8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7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文怀兴;李新博;张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N4/08 | 分类号: | A23N4/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皮碗式 柔性 定位 扶正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核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皮碗式柔性定位扶正的去核机构。
红枣,是我国特有果品,有很高的养生保健与医药价值,然而我国红枣深加工自动化水平普遍落后,致使鲜枣每年因腐烂损失的数量高达20%~30%。去核加工是大枣深加工的关键工艺,目前大枣的去核主要采用的是人工去核,这种去核方法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易对操作者造成伤害,同时卫生条件差,使特色产品质量处于较低水平,难以被海内外市场接受。为了解决这一现状一些科研院所与高校先后研制出一些去核机,但大都由于去核机构技术不过关,致使去核机存在效率低、造碎率高、成本高等致命弱点,因此市场上真正投入使用的机型并不多见。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皮碗式柔性定位扶正的去核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有效、造碎率低、成本低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皮碗式柔性定位扶正的去核机构,包括动力机构、上曲柄滑块机构、下曲柄滑块机构、盛枣机构以及皮碗式柔性定位扶正机构,其中: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动机22,电动机22的动力轴21接曲柄轮3;
所述上曲柄滑块机构包括曲柄轮3、上连杆5、上滑块12以及顶杆14,其中曲柄轮3接上连杆5,上连杆5连接顶杆14,顶杆14固定在上滑块12上且顶杆14向下设置有顶出部,上滑块12设置于滑杆16上;
所述下曲柄滑块机构包括曲柄轮3、下连杆10、下滑块11以及插杆13, 其中曲柄轮3接下连杆10,下连杆10连接插杆13,插杆13固定在下滑块11上且插杆13向下设置有与所述顶出部一一对应的若干插入部,下滑块11设置于滑杆16上;
所述皮碗式柔性定位扶正机构包括与顶杆14平行的定位板18和固定于定位板18下方的若干柔性皮碗9,所述插入部伸入柔性皮碗9中与柔性皮碗9同轴,其中滑杆16上位于定位板18与下滑块11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压缩弹簧17,滑杆16上位于定位板18下方设置有复位弹簧19;
所述盛枣机构包括位于柔性皮碗9下方的若干料盘7,料盘7底端开有出核孔6。
所述盛枣机构包括位于柔性皮碗9下方的若干料盘7,料盘7底端开有出核孔6。
所述电动机22输出轴接小带轮1,小带轮1通过皮带2带动大带轮20,动力轴21位于大带轮20中,动力轴21通过一对轴承4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皮碗式柔性定位扶正机构,使柔性皮碗与枣柔性相切,就像人手紧抓枣并将倾斜的枣扶正,保证枣的轴线与插杆的轴线位于同条铅垂线上,并使枣表面受有一定柔性压力,有助于降低去核造碎率和去核过程的顺利完成。该机构简单、有效、造碎率低、成本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带有皮碗式柔性定位扶正的去核机构,包括动力机构、上曲柄滑块机构、下曲柄滑块机构、盛枣机构以及皮碗式柔性定位扶正机构。
其中,动力机构包括电动机22,电动机22输出轴接小带轮1,小带轮1通过皮带2带动大带轮20,动力轴21位于大带轮20中由大带轮20带动,从而将动力传给整个去核机构,动力轴21通过一对轴承4固定在机架15上。
上曲柄滑块机构包括连接至动力轴21的曲柄轮3,曲柄轮3接上连杆5,上连杆5连接顶杆14,顶杆14固定在上滑块12上,上滑块12设置于滑杆16上,由动力轴21带动曲柄轮3,再由曲柄轮3通过上连杆5带动顶杆14 在滑杆16上上下往复运动,由顶杆14向下设置的六个顶出部将枣核顶出。
下曲柄滑块机构也包括曲柄轮3,曲柄轮3接下连杆10,下连杆10连接插杆13,插杆13固定在下滑块11上下滑块11设置于滑杆16上,由曲柄轮3通过下连杆10带动插杆13在滑杆16上上下往复运动,由插杆13向下设置的六个空管式插入部插入到枣8中,完成插核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3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