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油螺杆压缩机主机轴向轴承锁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3035.4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1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徐辉;金宏春;夏苏建;蔡建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04C18/1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117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压缩机 主机 轴向 轴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尤其是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上轴承的安装锁紧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主机轴向轴承锁紧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无油螺杆压缩机主机轴向轴承的锁紧均设置在最外端,即同步齿轮外侧,其优点在于锁紧操作方便,但是同步齿轮的主要功能在于传递扭矩同时保证转子型面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间隙,所以先锁紧后导致间隙调整不便。轴向轴承安装于无油螺杆机头中阴、阳转子的轴上,其功能要求主要有两点:一、转子与机壳端面(动、静部件)保证安全间隙(不能接触),即排气端面间隙;二、克服气体对转子产生的轴向力,保证转子运转过程中不能发生轴向位移。同步齿轮一般安装于无油螺杆机头阴、阳转子的轴端,其功能要求主要有两点:一、阳转子的转动力矩通过转子轴传递到齿轮,进而通过同步齿轮带动阴转子转动,即传递扭矩功能;二、由于无油螺杆机头阴阳转子在高速运行过程中没有润滑液,其转子型面不能接触(否则会导致非常严重的事故),故转子型面之间需要保证一定的安全间隙,即同步齿轮需要保证阴阳转子之间的啮合间隙。常规的解决方案是将锁紧圆螺母置于转子轴端的最外侧,该结构会导致转子啮合间隙的调整十分不便,其轴向力的传递顺序为:气体压力→转子→锁紧螺母→同步齿轮→轴向轴承内圈→滚珠→轴向轴承外圈→机体,以达到克服轴向力的目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同步齿轮承受了额外的轴向力,这一额外因素导致同步齿轮的工况变得复杂,增加了同步齿轮产生机械故障的机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无油螺杆压缩机主机轴向轴承的锁紧螺母安装在同步齿轮外侧导致螺母锁紧后同步齿轮间隙调整不便的问题,设计锁紧可靠,间隙调整方便的无油螺杆压缩机主机轴向轴承锁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主机轴向轴承锁紧结构,其特征是它主要由调整垫1、轴向轴承2、锁紧圆螺母3和同步齿轮4组成,所述的轴向轴承2安装定位在调整垫1和锁紧圆螺母3之间的转子轴5上,同步齿轮4安装在转子轴5上、锁紧圆螺母3的外侧。
所述的同步齿轮包括安装在阳转子轴上的同步主动齿轮和安装在阴转子轴上的同步从动齿轮,所述的锁紧螺母也包括安装在阳转子轴上及安装在阴转子轴上的锁紧螺母,所述的轴向轴承也包括安装在阳转子轴上及安装在阴转子轴上的轴向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锁紧圆螺母移至轴向轴承与同步齿轮之间,装配时先调整转子排气端面间隙(调整过程需要反复进行拆卸、安装过程)至技术要求后,随即进行轴向轴承锁紧,然后再进行啮合间隙调整,安装同步齿轮。这种装配过程十分简洁、便利,且过程可控。同时其轴向力的传递顺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其轴向力的传递顺序为:气体压力→转子→锁紧螺母→轴向轴承内圈→滚珠→轴向轴承外圈→机体,从这里可以看出调整后的结构将各零件的受力状况与功能要求完全统一起来,减少了同步齿轮的额外受力,整机头的机械可靠性有了大幅提高。
本实用新型将功能要求与安装顺序同步,使得安装与调整同步进行,十分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无油螺杆压缩机的轴向轴承锁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向轴承锁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
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主机轴向轴承锁紧结构,它主要由调整垫1、轴向轴承2、锁紧圆螺母3和同步齿轮4组成,调整垫1与转子轴(包括阳转子和阴转子,结构相同)上的台阶面相抵实现轴向轴承2左端定位,轴向轴承2安装定位在调整垫1和锁紧圆螺母3之间的转子轴5上,锁紧圆螺母3实现轴向轴承的右端定们,同步齿轮4安装在转子轴5上、锁紧圆螺母3的外侧。如图2所示。本发明将锁紧圆螺母3移至轴向轴承2与同步齿轮4之间,装配是先调整转子排气端面间隙(调整过程需要反复进行拆卸)至技术要求后,随即进行轴向轴承2锁紧,然后再进行同步齿轮4的啮合间隙调整,安装同步齿轮4。这种装配过程十分简洁、便利,且过程可控,同时提高了机头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30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压缩机曲轴旋片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多用途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