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吊顶施工的钻孔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2626.X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6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柱民;周雪彬;彭舸;黄玉祥;张师睿;杨勇;何志忠;方伟;刘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14 | 分类号: | B23B4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吊顶 施工 钻孔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修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吊顶施工的钻孔器械。
背景技术
高层写字楼层高较高,往往接近或超过5米,且施工现场消防,水电等管线在写字楼廊道吊顶上方大面积进行并排安装,管道支架安装、装饰装修工程吊顶等工序均需在楼层顶板作业面进行大量的钻孔作业。由于电钻钻头长度有限,钻头操作空间狭小,造成了一定的施工难度。常规施工方法是搭设移动脚手架,将移动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进行施工,移动脚手架的拆卸安装等导致工人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增大,不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吊顶施工的钻孔器械,以大幅度地提高吊顶钻孔的施工效率,并降低高处施工作业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用于吊顶施工的钻孔器械,包括电钻,其特征是:它还包括由工作杆、支撑杆和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构成的支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工作杆、支撑杆铰接且与之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之间平行设置有与工作杆、支撑杆铰接的操作杆;所述电钻固定于工作杆的上端,操作杆具有延伸出支撑杆侧外的握持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大幅度地提高吊顶钻孔的施工效率,减少施工工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高效,增大了施工机动性,且对施工作业面的可操作高度远大于移动脚手,并且降低了高处作业的安全隐患;节约移动脚手架购置或者租赁费用,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一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吊顶施工的钻孔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零部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工作杆11、支撑杆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操作杆15、握持段15a、电钻20、外接电源开关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用于吊顶施工的钻孔器械,包括电钻20,它还包括由工作杆11、支撑杆12和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构成的支架,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的两端分别与工作杆11、支撑杆12铰接且与之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电钻20固定于工作杆11的上端。电钻20随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的偏转而升降。
为使操作更为方便和省力,参照图1,所述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之间设置有与之平行的操作杆15,该操作杆15与工作杆11、支撑杆12铰接,且具有延伸出支撑杆12侧外的握持段15a。电钻20配置外接电源开关21,该外接电源开关21设置在操作杆15的握持段15a上。钻孔作业时,支撑杆12下端支撑于地面或者楼板,下按或者上抬操作杆15的握持段15a,固定于工作杆11上端的电钻20随之升降。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用于吊顶施工的钻孔器械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26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支撑块的铲钻刀杆
- 下一篇:一种孔内钻孔的微型动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