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性碳过滤器分隔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2141.0 | 申请日: | 2013-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0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马勤;马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派克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02 | 分类号: | B01D24/02;B01D46/30;B01D4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碳 过滤器 隔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性碳过滤器分隔栅。
活性碳过滤器中的分隔栅结构以金属(诸如铁)为主要制造原材料,为便于放置活性碳通常将活性碳容置腔做成方框状,上述设计的弊端在于:由于材质的因素使得分隔栅质量较大,且加工难度较大,无形中增加了制造成本;方框状的围护结构在整体稳定性上欠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质量轻、结构稳定性高的活性碳过滤器分隔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活性碳过滤器分隔栅,其特征在于,具有:
由纸质材料制成的两个相对侧部;
设于两个相对侧部之间且由分隔条和/或分隔网形成的复数个活性碳分隔区,所述分隔条由纸质材料制成。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隔区由复数个三角形分隔单元组成。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隔区呈蜂窝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隔条和/或分隔网通过胶黏剂粘合于两个相对侧部的相向侧壁之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三角形分隔单元由整条纸带弯折形成。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相对侧部、分隔条的厚度为2mm~4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分隔栅质量减轻,在满足原有既定功能的同时满足了轻量化要求。
(1)分隔栅质量减轻,在满足原有既定功能的同时满足了轻量化要求。
(2)分隔区由若干三角形分隔单元组成,亦或是呈蜂窝状,使得分隔栅的强度得到了提高。
(3)分隔区由若干三角形分隔单元,由整条纸带弯折构成,简化了制作工艺,提高了加工效率。
(4)分隔栅由金属材质改成纸质,可改用胶黏剂加工,降低了加工的难度,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制作成本。
图1为实施例1中活性碳过滤器分隔栅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活性碳过滤器分隔栅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2中活性碳过滤器分隔栅俯视图。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参见图1~2所示,活性碳过滤器分隔栅,其具有:由纸质材料制成的两个相对侧部1,2;设于两个相对侧部之间且由分隔条3形成的复数个活性碳分隔区4,所述分隔条由纸质材料制成,所述分隔区由复数个三角形分隔单元组成。
所述分隔条通过胶黏剂粘合于两个相对侧部的相向侧壁之上,粘合位置位于分隔条与两个相对侧部的接触部分。
所述三角形分隔单元由整条纸带弯折形成,在图中可以看出,呈一字形的分隔条弯折之后,放入两个相对侧部之间,即构成了分隔栅,对于两个相对侧部与分隔条的固定方式,除示出的胶黏剂之外,还可用双面胶等其它工艺进行固定。
为保证分隔栅的强度,所述相对侧部、分隔条的厚度为2mm~4mm,可采用诸如牛皮纸等。
实施例2:参见图3,活性碳过滤器分隔栅,其具有:由纸质材料制成的两个相对侧部1,2;设于两个相对侧部之间且由分隔网5形成的复数个活性碳分隔区4,所述分隔区呈蜂窝状,所述分隔条由纸质材料制成。
所述分隔网通过胶黏剂粘合于两个相对侧部的相向侧壁之上,这里蜂窝状的分隔区采用若干分隔网整体成型,具体粘合位置为分隔网与两个相对侧部的接触处。
在这里,所述相对侧部的厚度为3mm,而分隔网中构成单个六边形的侧壁厚度为2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派克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派克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21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微孔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初沉池配水排泥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