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极改进的镀铝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1960.3 | 申请日: | 2013-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9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长宇镀铝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26 | 分类号: | C23C14/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改进 镀铝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CPP、PET等薄膜表面进行镀铝的设备,尤其是一种电极使用寿命较长的镀铝设备。
背景技术
镀铝机的蒸发舟通过安装在正电极和零电极之间导电进行加热蒸发,当电极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容易被铝渣侵蚀和加热变形,直接影响了蒸发舟与电极之间的导电接触,蒸发效果差,甚至出现烧电极的现象。此时,只能通过更换电极来解决,电极的更换周期短,使用时间约为2个星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镀铝机电极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极改进的镀铝设备,该镀铝设备的电极不仅导电接触好,而且不需要频繁更换,可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极改进的镀铝设备,包括正电极、零电极以及安装于两电极之间的蒸发舟,所述电极的形状为两个轴心相同、直径不同的圆柱体的组合,其中上端的圆柱直径小于作为主体的下部圆柱直径,蒸发舟安装在两个圆柱形成的台肩上。
本实用新型对电极的与蒸发舟接触导电的接触面进行改进,改变固定接触面,采用环形设计,在圆柱形电极的上端设一段圆轴心相同但直径较小的圆柱体,使电极与蒸发舟相接触的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即沿着电极圆轴心进行旋转将无法使用的接触面完全转移,用新的接触面与蒸发舟重新进行安装,从而保证蒸发舟与电极之间接触良好。
有益效果:经改进后的电极在使用周期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使用周期由原来的2个星期延长至2个月,同时也减少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电极发生故障必须更换带来的麻烦。本实用新型在电极上的改进,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现有镀铝机的正电极的视图;
图2:图1的正电极与蒸发舟安装的示意图(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正电极的视图;
图4:图3的正电极与蒸发舟安装的示意图(俯视图)。
图中1.正电极,2. 蒸发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中,上、下两幅图分别是现有镀铝机的正电极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3中,上、下两幅图分别是本实用新型镀铝机的正电极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如图1、2所示,现有的正电极的上端为一段弓形柱,其余为圆柱体。蒸发舟与正电极的接镀铝机触面是固定的,当电极使用一段时间后接触面被铝渣侵蚀或者产生热变形,影响蒸发舟与电极之间的导电接触时,必须通过更换电极来解决蒸发效果变差的问题。
如图3、4所示,实施例对山东宝丰公司制造的镀铝机电极进行改造。正电极1的上端为一段圆柱,该圆柱段与正电极其余部分圆柱同轴心,但直径小于主体圆柱直径。本实用新型的正电极1与蒸发舟2相接触的,不再是固定的一个面,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正电极与蒸发舟的接触面,即通过旋转正电极将无法使用的接触面完全转移,用新的接触面与蒸发舟重新进行安装,保证蒸发舟与电极之间接触良好。由此正电极可以多次使用,而且操作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长宇镀铝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海宁长宇镀铝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19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煅烧炉的中心部位冷却装置
- 下一篇:多通道多速率波长转换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