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构造柱拉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0366.2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0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勇;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999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造 柱拉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构造柱拉模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砖砌体的构造柱模板安装,采用顶的方法支撑模板,但是往往由于模板顶得不够紧,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后易产生漏浆,导致构造柱产生大量孔洞。然而,本实用新型“构造柱拉模工艺”利用对拉螺栓,将模板紧紧拉在墙体上,有效地防止漏浆和胀模。该施工方法构造简单,制作容易,安装方便,针对性强,各种材料均可以周转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构造柱拉模装置,以解决构造柱模板安装后容易漏浆和胀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构造柱拉模装置,包括构造柱,钢模板,第一双钢管,第二双钢管,对拉螺栓,扣件,勾头螺栓和双面胶条,所述的第一双钢管位于钢模板外侧并通过对拉螺栓将砖砌体两面的钢模板固定于墙体上,第一双钢管的外侧还通过勾头螺栓固定有第二双钢管。
所述的钢模板与墙体之间垫有双面胶条。
所述的第一双钢管通过对拉螺栓与扣件的配合将墙体两面的钢模板固定拉紧于墙体上。
所述的第一双钢管和第二双钢管之间交叉呈90度安装。
所述的第一双钢管的外侧还通过勾头螺栓与扣件的配合固定有第二双钢管。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强,制作简单,可周转使用,用较低的成本预防了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后易产生漏浆和胀模,消除构造柱混凝土不密实的隐患。构造简单,制作容易,操作方便,针对性强,容易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构造柱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止水条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总装配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总装配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构造柱拉模装置,包括构造柱1,钢模板2,第一双钢管3,第二双钢管4,对拉螺栓5,扣件6,勾头螺栓7,双面胶条8和砖砌体9。
图1为砖砌体中的构造柱1的外形图,砖砌体砌筑过程中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尺寸,留出图示的混凝土构造柱的位置。
如图2为止水条安装示意图:在模板安装之前,在墙体和模板之间设置双面胶条8,双面胶条8粘贴在构造柱的马牙(虚线)外侧,可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漏浆,保证构造柱质量。
如图3、4所示,一种砖砌体的构造柱模板安装方法——构造柱拉模工艺,其目的是解决构造柱模板安装漏浆和胀模。利用对拉螺杆5穿过砌体灰缝将墙体两侧第一双钢管3拉紧,用以固定并拉紧钢模板2。在砖砌体砌筑中,在构造柱1两侧同一灰缝高度,分别埋设1根对拉螺杆5。模板安装时,在墙体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双钢管3,对拉螺杆5和第一双钢管3配合,沿构造柱高度方向,间距60cm左右分别设置若干组对拉螺杆5。
最后利用勾头螺栓7,按照一定的间距拉住钢模板将第二双钢管4拉紧,用以调整钢模板的平整度,提高构造柱1模板的刚度。
对拉螺栓5和勾头螺栓7,均通过山字形扣件6固定第一双钢管3,用以传递拉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03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空旋转观光类设备的刹车装置
- 下一篇:高度可调节的建筑模板支撑立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