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机箱和包括该散热机箱的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0044.8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5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兵;赵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创和世纪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雷志刚;潘士霖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机箱 包括 服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箱,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机箱和包括该散热机箱的服务器。
背景技术
服务器等设备的机箱通常采用风扇散热,多为无分区的整体空间设计。例如,现在放置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简称PTC)发热器件的服务器机箱采用无分区的整体空间设计,其散热方法采用传统的风扇空冷散热方式。
这种整体空间设计的结构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例如机箱整体空间设计使得热风在流动过程中会因为机箱内部件产生的扰动而影响热风的流动性,从而降低了散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机箱和包括该散热机箱的服务器,用以提高散热效率。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机箱,包括机箱壳体,所述机箱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块隔板,通过所述至少一块隔板将所述机箱壳体的内部空间划分为至少一个走线区和至少一个散热区。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有上述散热机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散热机箱的机箱壳体内可设置一块或多块隔板,以将机箱壳体内的空间划分为一个或多个走线区以及一个或多个散热区。在实际应用中,可将走线布置在走线区,将散热风扇、发热电子模块等布置在散热区,由于机箱壳体内的空间进行分区布置,可实现线路和发热电子模块分离设置,便于散热区内热风的导流,可避免热风在流动过程中因机箱壳体内如线路等部件产生的扰动而影响热风的风向和风速等流动性,由此提高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机箱的一种可选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走线区盖板的一种可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的一种可选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隔板; 2-走线区; 3-散热区;
42-走线区前面板; 43-散热区前面板; 52-走线区顶盖;
53-顶盖; 61-接线端子; 7-发热电子模块;
8-散热网格; 9-风扇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机箱,包括机箱壳体,机箱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块隔板,通过所述至少一块隔板将机箱壳体的内部空间划分为至少一个走线区和至少一个散热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机箱中,机箱壳体内可设置一块或多块隔板,以将机箱壳体内的空间划分为一个或多个走线区以及一个或多个散热区。在实际应用中,可将走线布置在走线区,将散热风扇、发热电子模块等布置在散热区,由于机箱壳体内的空间进行分区布置,可实现线路和发热电子模块分离设置,便于散热区内热风的导流,如可避免热风在流动过程中因机箱壳体内如线路等部件产生的扰动而影响热风的风向和风速等流动性,由此提高了散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创和世纪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创和世纪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0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液晶显示器背框的组装产品
- 下一篇:印刷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