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外接料斗的电池卷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7643.4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3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何苏平;章阳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久森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廖平 |
地址: | 5234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接 料斗 电池 卷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卷绕机,具体涉及一种带外接料斗的电池卷绕机,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其应用的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池的制作过程一般为:用专门的溶剂和粘接剂分别与粉末状的正负极活性物质混合,经搅拌均匀后,制成浆状的正负极物质;将制成的浆料均匀地涂覆在金属箔的表面,烘干,制成正负极极片;按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隔膜自上而下的顺序放好,经卷绕制成电池极芯;再进行铝塑膜软包、侧封、注入电解液、预充电化成;最后进行折角、喷码。随着半自动电池卷绕机的出现,卷绕步骤由传统的人工卷绕发展为现在的采用半自动电池卷绕机进行机械卷绕。现有的半自动电池卷绕机在机架上设有送料机构、卷绕机构、以及接料料斗,送料机构将叠放好的正负极片及隔膜输送至卷绕机构,由卷绕机构卷绕,最后产品从卷绕机构的出料口进入接料料斗中。由于卷绕成型后产出的半成品容易随机散落,不能够全部落入接料料斗中,因此,卷绕成型后,还需要人工收集和整理,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外接料斗的电池卷绕机,其将电池卷绕成型后能够有效收集半成品,防止卷绕成型后的半成品的散落,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外接料斗的电池卷绕机,其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送料机构、卷绕机构和接料料斗,所述接料料斗位于卷绕机构的出料口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接料斗,所述外接料斗安装在接料料斗的左下侧或右下侧。
外接料斗与接料料斗的距离为20cm~30cm。
所述外接料斗包括固定连接的装料槽体和接料缓冲架;接料缓冲架呈“┓”形,其边缘固定侧翼。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半自动电池卷绕机上增加了外接料斗,外接料斗能够收集从卷绕机构或者接料料斗散落下面的产品,不再需要人工收集和整理,提高了生产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接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带外接料斗的电池卷绕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送料机构2、卷绕机构3、接料料斗4以及外接料斗5。接料料斗4安装在卷绕机构3的出料口下方。外接料斗5安装在接料料斗4的左下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送料机构将叠放好的正负极片及隔膜输送至卷绕机构,由卷绕机构卷绕,最后产品从卷绕机构的出料口进入接料料斗中,在此过程中,外接料斗能够收集到由卷绕机构或者接料料斗散落的产品。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外接料斗5安装在接料料斗4下方20cm~30cm处。
请参照图2,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外接料斗5包括固定连接的装料槽体52和接料缓冲架51。所述接料缓冲架51呈“┓”形,其边缘固定侧翼51a,以防止产品掉落在地面上。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久森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久森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7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板结构
- 下一篇:移动式火灾报警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