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温度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7586.X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0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举;刘丽娜;刘惠林;汤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温度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安全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温度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环境恶劣,易发生各种危险,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需对煤矿井下温度等一些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当煤矿井下环境温度达到一定条件时就会促进煤的氧化,可能会引起煤的自燃或瓦斯爆炸。另外当煤矿井下使用超声波进行测距时,为了保证距离测量的准确,也要求对矿井内温度进行测量。传统的温度测量方法采用热电耦的方法,此方法反映速度慢、测量误差大、安装调试复杂,且不便于远距离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井下温度监测装置,该装置具有组网灵活、无需布线等优点,可以实现对煤矿井下的温度进行多点监测、实时监测。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井下温度监测装置,包括监控主机1、中心节点2、监测节点3和路由节点4,所述的监控主机1与中心节点2通过CAN总线相连,中心节点2与监测节点3、监测节点3与路由节点4通过无线信号相连。
所述的中心节点2由中心节点控制器5、中心节点显示模块6、中心节点键盘模块7、中心节点报警模块8、中心节点无线耦合匹配模块9、中心节点CAN控制器模块10组成,中心节点控制器5分别与中心节点显示模块6、中心节点键盘模块7、中心节点报警模块8、中心节点无线耦合匹配模块9、中心节点CAN控制器模块10相连,中心节点2通过中心节点无线耦合匹配模块9与路由节点4相连。
所述的监测节点3由监测节点控制器11、电源管理模块12、温度传感器13、监测节点显示模块14、监测节点键盘模块15、监测节点键盘模块16、监测节点无线耦合匹配模块17组成,监测节点控制器11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12、温度传感器13、监测节点显示模块14、监测节点报警模块15、监测节点键盘模块16、监测节点无线耦合匹配模块17相连,监测节点3通过监测节点无线耦合匹配模块17与路由节点4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井下温度监测装置,该装置具有组网灵活、无需布线等优点,可以实现对煤矿井下的温度进行多点监测、实时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心节点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监测节点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一种煤矿井下温度监测装置,包括监控主机1、中心节点2、监测节点3和路由节点4,所述的监控主机1与中心节点2通过CAN总线相连,中心节点2与监测节点3、监测节点3与路由节点4通过无线信号相连。
参见图2,中心节点2由中心节点控制器5、中心节点显示模块6、中心节点键盘模块7、中心节点报警模块8、中心节点无线耦合匹配模块9、中心节点CAN控制器模块10组成,中心节点控制器5分别与中心节点显示模块6、中心节点键盘模块7、中心节点报警模块8、中心节点无线耦合匹配模块9、中心节点CAN控制器模块10相连,中心节点2通过中心节点无线耦合匹配模块9与路由节点4相连。
参见图3,监测节点3由监测节点控制器11、电源管理模块12、温度传感器13、监测节点显示模块14、监测节点键盘模块15、监测节点键盘模块16、监测节点无线耦合匹配模块17组成,监测节点控制器11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12、温度传感器13、监测节点显示模块14、监测节点报警模块15、监测节点键盘模块16、监测节点无线耦合匹配模块17相连,监测节点3通过监测节点无线耦合匹配模块17与路由节点4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75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