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7514.5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9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靳石云;王发茂;刘勇;刘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天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36 | 分类号: | H01H50/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3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电磁继电器的铁轭,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的铁轭是继电器电磁系统的一个主要部件,在继电器磁路系统中主要启到支撑和形成闭路作用,通常使用的电磁继电器铁轭是通过铆接在座板上或用外罩上进行固定安装,这种结构的继电器存在结构复杂,加工过程复杂,成本高,铁轭易生锈等问题,电磁继电器的性能参数容易受影响,导致电磁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可实现对汽车双输出过电流的保护,提高了闪光继电器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电磁继电器,主要由座板、外罩、电磁铁系统、触头系统组成,电磁铁系统由线圈、铁轭、铁芯、衔铁构成电磁回路,触头系统由导线、弹簧、动触点、簧片、线圈架、静触点、汇流片、接线片组成,座板上设置有外罩,铁芯穿过线圈架、线圈的孔与铁轭连接,铁轭、衔铁分别与弹簧连接,带有动触点的簧片与衔铁连接,导线分别 与动接点和设置在座板上的其中一个汇流片连接,座板底端设置有汇流片、接线片,接线片与线圈连接,其中一个汇流片与静触点连接,另一个汇流片与导线连接,铁轭的一腿上设置有三个以上的倒刺,并采用冷插入方式与座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铁轭的一腿上设置有三个以上的倒刺,并采用冷插入方式与座板固定连接,减少铁轭的铆接或外罩限位机构,结构简单,简化了加工过程,加工成本较低,且提高了继电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罩剖开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铁轭插装立体示意图;
图中:1-座板,2-外罩,3-导线,4-接线片,5-汇流片,6-静触点,7-动触点,8-簧片,9-衔铁,10-铁芯,11-铁轭,12-弹簧,13-线圈,14-线圈架,15-倒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电磁继电器,主要由座板1、外罩2、电磁铁系统、触头系统组成,电磁铁系统由线圈13、铁轭11、铁芯10、衔铁9构成电磁回路,触头系统由导线3、弹簧12、动触 点7、簧片8、线圈架14、静触点6、汇流片5、接线片4组成,座板1上设置有外罩2,铁芯10穿过线圈架14、线圈13的孔与铁轭11连接,铁轭11、衔铁9分别与弹簧12连接,带有动触点7的簧片8与衔铁9连接,导线3分别与动接点和设置在座板上的其中一个汇流片5连接,座板1底端设置有汇流片5、接线片4,接线片4与线圈13连接,其中一个汇流片5与静触点6连接,另一个汇流片5与导线3连接,铁轭11的一腿上设置有三个以上的倒刺15,并采用冷插入方式与座板1固定连接。
当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接线片12通电时,线圈13得电,使其两端电压升高产生电磁场,继电器由断开状态转换为吸合状态,被磁化的铁芯10对衔铁9产生吸力,致使衔铁9带动簧片12运动,此时簧片8上的动触点7与静触点6连通,达到最终汇流片5接通,负载得电工作。其工作流程为:一个汇流片5→一个静触点6→一个动触点7→簧片8→导线3→另—个汇流片5。汇流片5连接时即接通由动、静触点形成的回路,此时继电器由断开状态转换为吸合状态,触点回路闭合,由于汇流片5限制了簧片8的运动,达到实现转换控制作用。
当接线片4断电时,线圈13的电磁场消失,铁芯10去磁,对衔铁9产生的吸力消失而带动簧片8运动的同时,导致动触点7与静触点6断开,致使汇流片5断开,负载回路即断电,簧片8经线圈架14回到初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天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天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75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磷铜角生产的全自动剪切系统
- 下一篇:一种工程化逆流色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