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用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5992.2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3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承;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连接 器用 保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缆连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保护光纤连接器的结构。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尤其是用于室内的塑料材质的连接器,它的机械强度、防水、防尘能力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通常采用在连接器3′外加装一个保护壳体1′和一个密封尾套2′进行加固。如图1所示,使用时,首先连接好被保护的连接器3′,然后安装保护壳体1′,对被保护的连接器3′提供机械强度保护,最后将密封尾套2′安装到保护壳体1′上。密封尾套2′内部含有密封圈,首先将密封圈垫在保护壳体1′上靠近密封尾套2′的端头与光缆4′之间,而密封尾套2′的内径由外到内逐渐变小,当将密封尾套2′旋紧到保护壳体1′上时,密封圈与光缆4′之间会形成挤压结构,从而将保护壳体1′的位置固定下来。通常连接器3′的一端都是伸到箱体中的,此时保护壳体1′的一端紧贴箱体安装,或者当连接器3′附近没有箱体时,只要在连接器3′的两侧各安装一个保护壳体1′和一个密封尾套2′即可,这样当安装完成后,保护壳体1′、密封尾套2′和光缆4′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保护结构,以达到使连接器3′防水和防尘的目的。
但是现有的光纤连接器用保护结构具有以下缺陷,如图2所示,当需要拆卸连接器3′时,操作人员如果误操作,会先对保护壳体1′进行拆卸,也就是把保护壳体1向远离连接器3′的方向移动,而此时密封尾套2′与光缆4′之间仍然是紧固状态,保护壳体1′无法自由后退,这样拆卸力会经光缆4′传递到被保护的连接器3′上,有可能造成被保护连接器3′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性更高的光纤连接器用保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用保护结构,包括保护壳体和密封尾套,所述密封尾套上还固定设有一安全壳,安全壳呈筒状,安全壳的一端呈喇叭状收紧固定在密封尾套的外圆周上,另一端向连接保护壳体一端的方向延伸,当密封尾套旋紧在保护壳体上时,安全壳套在保护壳体上,保护壳体上远离密封尾套一端位于安全壳内。
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用保护结构,其中所述安全壳的内壁与保护壳体的外壁之间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用保护结构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尾套上还固定设有一安全壳,安全壳呈筒状,安全壳的一端呈喇叭状收紧固定在密封尾套的外圆周上,另一端向连接保护壳体一端的方向延伸,当密封尾套旋紧在保护壳体上时,安全壳套在保护壳体上,保护壳体上远离密封尾套一端位于安全壳内,这样当拆卸连接器时,由于安全壳遮蔽了保护壳体,操作人员无法触及保护壳体,必须先拧松密封尾套,并把尾套向后退开,才能继续拆卸保护壳体,最后完成连接器的拆卸。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安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用保护结构中安全壳的内壁与保护壳体的外壁之间有间隙,这样当安全壳在往保护壳体上套装时或从保护壳体上退下来时会更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光纤连接器与保护机构的位置关系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光纤连接器及保护结构误拆卸时的受力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用保护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用保护结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用保护结构包括保护壳体1和密封尾套2,所述密封尾套2上还固定设有一安全壳21,安全壳21呈筒状,安全壳21的一端呈喇叭状收紧固定在密封尾套2的外圆周上,另一端向连接保护壳体1一端的方向延伸,当密封尾套2旋紧在保护壳体1上时,安全壳21套在保护壳体1上,保护壳体1上远离密封尾套2一端位于安全壳21内。结合图4可知,所述安全壳21的内壁与保护壳体1的外壁之间有间隙。
当需要进行加固保护连接器3时,将保护壳体1和密封尾套2依顺序穿在电缆或光缆4上,密封尾套2可根据缆绳外径的大小来采用相应的密封圈。安装或拆卸连接器3时,保护壳体1与密封尾套2的安全壳21之间形成一种空间上的内外关系,确保了操作过程不会颠倒,避免损害到被保护的连接器3。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5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适配器
- 下一篇:一种家用微型电动汽车倒车防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