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两用化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4167.0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4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杜学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磐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13/08 | 分类号: | F02M13/08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渝北区经***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两用 化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油器,具体涉及一种可油气两用的化油器。
背景技术
现有使用的油气两用化油器只是在化油器的进气道上开设一孔位,再将气管插入该孔位,直接与空气混合。通过该种结构混合,在发动机工况不同的情况下,混合比不稳定,会发生改变。
另外一种方式是为了达到油气两用,设置多个化油器分别用于化油、可燃气体混合来实现油气两用,该种结构复杂,且产品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油气两用化油器,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廉,可有效地保证可燃气的稳定混合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油气两用化油器,包括带进气道的化油器本体,在该化油器本体的进气道壁上设置有贯通进气道至化油器本体外的安装孔,在该安装孔上装配有混合器,该混合器壁上设置有贯通其内通道至混合器外的若干通孔,该若干通孔均布于混合器壁上且处于化油器本体的进气道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器为圆柱形筒体;所述若干通孔为蜂窝孔。
所述化油器本体与混合器的装配处密封设置。
所述混合器与化油器本体内的进气道垂直设置,且混合器处于化油器本体的进气道范围内的长度为进气道直径的3/4~2/3。
所述混合器处于化油器本体的进气道前端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混合器上的若干通孔在化油器本体的进气道内的均匀排布,也即是扩大可燃气体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实现混合器内的可燃气体与化油器本体进气道内的空气更好的进行均衡混合,有效地保证其稳定混合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所示的油气两用化油器,包括带进气道的化油器本体10,在该化油器本体10的进气道壁上设置有贯通进气道至化油器本体10外的安装孔,在该安装孔上装配有混合器20,该混合器20壁上设置有贯通其内通道至混合器20外的若干通孔21,该若干通孔21均布于混合器20壁上且处于化油器本体10的进气道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混合器20为一圆柱形筒体,其内通道用于通断可燃气体,在其上设置的若干通孔21优选为蜂窝孔,可以更好地进行可燃气体的均衡混合,且圆柱形的混合器20,可以使得发动机的负压能够更好地与混合器20匹配,使发动机在低速负载、高速负载时能够有效地保证其混合比。所述混合比主要在于由混合器20内的可燃气体与化油器本体10内的空气之间的有效混合,本化油器通过混合器20上均匀设置的通孔21向化油器本体10内的进气道通入可燃气体,使其与化油器本体10内的空气进行宽范围的混合,增加混合面,从而保证稳定的混合比。
所述化油器本体10与混合器20的装配处密封设置,以此保证可燃气体及空气、汽油油雾等在化油器内的密闭通行,避免发生漏气形象,从而影响整个发动机的性能。
所述混合器20与化油器本体10内的进气道垂直设置,且混合器20处于化油器本体10的进气道范围内的长度为进气道直径的3/4~2/3,以此保证混合器20内的可燃气体与化油器本体10内的空气尽最大范围的接触混合,进一步保证可燃气体的稳定混合比。
另外,所述混合器20处于化油器本体10的进气道前端位置,延长混合器20内的可燃气体与化油器本体10内的空气的接触混合时间,也可进一步保证可燃气体的稳定混合比。
使用时,当化油器需要使用汽油时,停止为混合器20提供可燃气体,就可以使用原本的化油器本体10进行雾化、混合。当需要使用燃气时,停止为化油器泵汽油,为混合器20提供可燃气体即可。空气被发动机吸入时,经过混合器20处,可燃气体通过混合器20上的蜂窝孔进入化油器本体10的进气道,并与空气形成混合,最后进入发动机燃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磐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磐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41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EGR的力锁合偏心凸轮传动机构
- 下一篇:燃气发电机的空燃比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