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防爆电话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4100.7 | 申请日: | 2013-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8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高旭君;高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旭君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防爆 电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话,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防爆电话。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工矿企业,比如火力发电厂、煤炭选煤厂、钢铁厂及港口码头等具有工作环境恶劣(高噪声、高粉尘、高湿度)和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等行业特点,为了有效解决具有这种行业生产特点的通讯问题,传统的调度通讯系统(无抗噪声广播功能)已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有些工矿企业为了解决流动人员的通讯问题,使用防爆电话,但现在的防爆电话存在功能单一和技术接入方式单一,通讯线路没有冗余,给系统造成了不稳定因素,现有的接入方式为每个终端采用的是独立的电缆连接,电缆本身易老化、易腐蚀,会导致通讯线路中断及接触不良,使终端无法正常使用,成本大,不便于维护安装、施工难度高、安装成本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本小,接入方式多样,维护安装方便的多功能防爆电话。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多功能防爆电话,其包括:通讯电话,通讯电话上设置有光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电力数据传输模块和数据冗余模块,所述的光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电力数据传输模块均与数据冗余模块连接。
所述的数据冗余模块还依次连接协议转换模块,语音模块,扩单板和扬声器。
所述的光通讯模块还连接有光纤输入输出口。
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还连接有无线天线。
所述的所述的电力数据传输模块电源模块还连接有就地电源输入接口。
所述的光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电力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冗余模块、协议转换模块、语音模块均连接有防爆电路。
所述的光通讯模块、无线模块、电力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冗余模块、均连接有电源模块。
所述的电源模块连接有防爆电路。
所述的数据冗余模块还连接有视频监控机接口。
本实用新型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种接入方式避免了单一线路的不稳定性及通讯电缆的造价高,施工难度大;使用先进的通讯支持,通过对多种通讯方式的协议的转换,使设备更加稳定安全。
2、本实用新型预留了视频监控机接口,方便进行视频监控。
3、本实用新型采取光缆接入方式,光缆比电缆轻,比电缆细,施工比电缆更方便,成本是通讯电缆的十分之一,施工简单。
4、本实用新型采取无线接入方式:使用2.4GHZ公共频段传输,不会对其它设备造成干扰,对于复杂环境不便于放线的可以使用无线,使安装与维护更加方便、快捷。
5、本实用新型采取就地电源传输接入方式,就地取原有照明电源,通过电源线传输通讯数据,使施工维护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为语音模块、2为扩单板、3为光通讯模块、4为无线通讯模块、5为电力数据传输模块、6为电源模块、7为数据冗余模块、8为协议转换模块、9为无线天线、10为就地电源输入接口、11为光纤输入输出口、12为视频监控机接口、13为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多功能防爆电话,其包括:通讯电话,通讯电话上设置有光通讯模块3,无线通讯模块4,电力数据传输模块5和数据冗余模块7,所述的光通讯模块3,无线通讯模块4,电力数据传输模块5均与数据冗余模块7连接。
所述的数据冗余模块7还依次连接协议转换模块8,语音模块1,扩单板2和扬声器13。
所述的光通讯模块3还连接有光纤输入输出口11。
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4还连接有无线天线9。
所述的所述的电力数据传输模块5电源模块6还连接有就地电源输入接口10。
所述的光通讯模块3、无线通讯模块4、电力数据传输模块5、数据冗余模块7、协议转换模块8、语音模块1均连接有防爆电路。
所述的光通讯模块3、无线模块、电力数据传输模块5、数据冗余模块7、均连接有电源模块6。
所述的电源模块6连接有防爆电路。
所述的数据冗余模块7还连接有视频监控机接口12。
本实用新型使用多种接入方式做冗余,只要有一种接入方式正常就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使用先进的数字电路多种冗余方式,是设备更加稳定安全;整体工程造价低,维护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旭君,未经高旭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4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气体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统
- 下一篇:骑乘式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