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维虚拟演播装置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3234.7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6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姚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汇隆基业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2 | 分类号: | H04N5/222;H04N5/26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夏静洁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虚拟 演播 装置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影视制作中的演播系统,尤其是一种三维虚拟演播装置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虚拟演播系统是计算机技术与色键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制作系统,采用了传统的色键技术,却突破了传统色键系统的限制,消除了摄像机不能与背景的致命弱点,做到了真实的演员能深入到虚拟的三维场景中,并能与其中的虚拟对象实时交互。该系统主要由三个子系统组成:跟踪子系统、图形绘制子系统、合成子系统,跟踪子系统主要由传感器和编码盒组成,图形绘制子系统主要由图形工作站组成,合成子系统主要由抠像合成器组成;工作时,首先由摄像机采集前景信号,将前景信号延时后送入抠像合成器,同时摄像机上的传感器获取摄像机的运动参数,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后输出至编码盒,再由编码盒将摄像机的运动参数实时的传递给图形工作站,然后图形工作站根据当前摄像机的位置信息实时绘制出相应的背景信号和掩膜信号,最后合成系统根据掩膜信号来合成背景和前景,实现主持人前景信号和虚拟三维背景信号的无缝合成。
目前,虚拟演播系统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是一对一结构,另一种是多对一结构。在现有的多对一结构中,每个摄像机均是对应一个延时器,该延时器只能对一个摄像机进行延时处理。随着摄像机使用数量的增加,延时器的数量也要相应的增加,这就造成了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前景图像的实时播放,并且还达到降低成本的三维虚拟演播装置及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维虚拟演播装置,由至少两个摄像机、至少两个编码盒、图像工作站、主控机、抠像合成器与监视器构成,所述摄像机中设有CCU控制单元,所述CCU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直接与所述抠像合成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机与所述编码盒的数量相同,所述摄像机中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编码盒的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编码盒的输出端与所述图像工作站的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工作站的输入端还与所述主控机电连接,其输出端还与所述抠像合成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抠像合成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监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一种三维虚拟演播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摄像机、至少两个编码盒、图像工作站、主控机、抠像合成器与监视器,所述摄像机中设有CCU控制单元,还包括数据切换器与视频切换器,所述数据切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编码盒的输出端电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图像工作站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视频切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CCU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抠像合成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机与所述编码盒的数量相同,所述摄像机中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编码盒的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抠像合成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图像工作站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抠像合成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监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工作站的输入端还与所述主控机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取消了现有虚拟演播系统中与CCU控制单元相连接的延时器,将CCU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直接抠像合成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从而实现了前景图像的实时播放,并且还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通过视频切换器可对摄像机的前景图像进行切换、以及通过数据切换器可将摄像机的运动参数发给图形工作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虚拟演播装置的实施例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维虚拟演播系统的实施例结构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摄像机a 11-CCU控制单元a 12-传感器a
13-编码盒a 14-摄像机b 15-CCU控制单元b
16-传感器b 17-编码盒b 18-图像工作站
19-主控机 100-抠像合成器 101-监视器
20-摄像机a 21-CCU控制单元a 22-传感器a
23-编码盒a 24-摄像机b 25-CCU控制单元b
26-传感器b 27-编码盒b 28-数据切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汇隆基业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汇隆基业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3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风调温式微藻养殖池
- 下一篇:窖池封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