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玻璃结构双芯二氧化碳激光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2386.5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5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顾进;潘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久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3 | 分类号: | H01S3/03;H01S3/08;H01S3/223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结构 二氧化碳 激光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玻璃结构双芯二氧化碳激光管,属于激光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管的应该范围不断扩大,对激光管输出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输出功率在200W以上。然而250—500W的二氧化碳激光管在国内仍属于空白。
为了增大二氧化碳激光管的输出功率,需要增大放电管的长度。但是放电管长度增加到2米以上时,不仅在实际使用中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输出光也很不稳定。
目前解决这一技术难题主要是通过将多根放电管折叠起来,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0920093636.X”,其说明书公开了一管多芯二氧化碳激光管,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两根或多根直形放电管组件气密封装在一个大储气管内,这些直形放电管芯两端在伸出大储气管的细脖处依次首尾折叠经过反光镜和连接通道连接起来,制成一管双芯或多芯二氧化碳激光管。由于其各放电管间是通过连接通道,即连接管相连通的,其制作工艺难度大,管坯不易制作,并且由于连接通道折叠弯曲度大,激光输出功率不稳定,光束质量低,甚至因光路曲折而使管子炸裂报废。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激光输出功率高、光束质量高的全玻璃结构双芯二氧化碳激光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全玻璃结构双芯二氧化碳激光管,包括储气管和两组平行设置的放电管芯组件,两组放电管芯组件分别为第一放电管芯组件和第二放电管芯组件,所述两组放电管芯组件均包括放电管和气密烧结在放电管外的水冷套管,所述水冷套管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两组水冷套管的前端外壁上均设置有回气管,所述回气管将放电管与储气管连通,所述两组放电管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阴极筒和阳极筒,各自放电管内的阴极筒与阳极筒间形成放电区,所述阴极筒和阳极筒分别通过金属引线与固定在放电管两端侧壁上的阴极和阳极电连接,所述两组放电管芯组件均置于储气管内,所述第一放电管芯组件的前端设置有伸出储气管的输出镜座,所述输出镜座上设置有输出镜片,所述第二放电管芯组件的前端上设置有伸出储气管的反射镜座,所述反射镜座上设置有反射镜片,所述储气管的后端为拱形结构,所述储气管的拱形外壁上相对两放电管吹制有两孔,所述两孔上均密封设置有折反射镜片,所述两折反射镜片将两组放电管芯组件的光路折射连通。
所述两回气管相错位设置在水冷套管上。
所述两组放电管的内壁上均涂布有由稀土金属丝制成的二元涂层,通过二元涂层增大激光管的功率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将储气管的后端设计为拱形结构,并在储气管的拱形外壁上相对两放电管吹制有两孔,在两孔上均密封设置有折反射镜片,通过该两折反射镜片将两放电管芯组件的光路连通,即形成激光谐振腔,提高光束传输的稳定性和输出功率。同时将两组放电管芯组件置于储气管内,达到在储气管内实现光路转折的目的,增强了光斑模式, 并且省去了连接管,其输出功率可在2m总长度以内达到250W以上,实现高功率输出,满足不同行业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输出镜片,2、出水口,3、回气管,4、放电管,5、储气管,6、水冷套管,7、二元涂层,8、进水口,9、阴极,10、折反射镜,11、阴极筒,12、阳极,13、阳极筒,14、反射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久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久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23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准分子气体激光器放电腔内温度的装置
- 下一篇:采集器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