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扇形住宅户型模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1868.9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0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绍贤 |
主分类号: | E04H1/04 | 分类号: | E04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李梦福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宣***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扇形 住宅 户型 模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屋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扇形住宅户型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户型都是由矩形房间组合而成的矩形户型,矩形房间比较呆板,墙角深处不能充分利用,浪费面积,为此把家具做成三角形。例如:角柜、三脚架、转角沙发,也把洗脸盆做成角盆。这些做法仅是一些弥补措施,不能从根本上全面解决问题。传统的板楼和塔楼的房间基本为矩形结构,存在板楼容积率低,土地成本较高,塔楼日照、采光、通风较差等弊端。“Y”形楼和蝶形楼虽然使用了一些非矩形房间,但未能达到全面改善,暴露出很多问题,早已不再建造了。当今对塔楼日照、通风有新的认识,也不再建造了,出现了回归建板楼的趋势。但人们对板楼不节地的问题并非遗忘,特别是当今已经把节省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提升到了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研究住宅节约土地与相关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尤其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板楼容积率低、土地成本较高,塔楼日照、采光、通风等条件较差以及墙角深处不便利用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扇形住宅户型模块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扇形住宅户型模块结构,所述的扇形住宅户型模块结构包括由两个对接墙及采光墙构成的扇形墙体,采光墙部分向内凹陷形成通风槽,通风槽墙体上开有通风窗。其优点是:户型进深可以扩大,带动楼体量加大,楼梯、电梯尺寸无需加大,只需增加楼道长度,降低了公摊面积比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扇形住宅户型模块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例如:传统塔楼体量30m×30m,当建设用地东西长90m时,排列两栋塔楼时中间有30m间距,正好保证楼北端房间将有45度的太阳入射角,既满足法规要求,也保证了房间日照充足。如果这块地东西的长度为105m,排列两栋楼后尚有富余,浪费了土地,因为塔楼不能按需扩大成35m×35m。使用扇形住宅户型模块结构,能方便的组合出35m×35m的楼型;通风槽不但可以使室内得到良好的通风,还能增加光照范围。
所述的扇形住宅户型模块结构,对接墙上开有通道口。其优点是:针对扇形户型模块结构连接、组合方式不同,设置与楼道相通的通道口,适应不同楼体结构。
所述的扇形住宅户型模块结构,通道口开在由对接墙构成的扇形圆心角顶角位置。其优点是:通道口设置在顶角位置方便房屋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组合、排列。当扇形户型模块的两个对接墙都与通道相邻时,无需开设通道口。当构成扇形户型模块的对接墙与通道均不相邻时,在两个对接墙构成的扇形圆心角顶角位置均开设通道口,使其与通道相连接。当扇形户型模块中一边对接墙与通道不相邻时,在两个对接墙构成的扇形圆心角顶角与通道对应位置开设通道口,使其与通道相连接。
所述的扇形住宅户型模块结构,扇形户型模块内固定有分隔墙,分隔墙与以扇形圆心角顶点为端点的射线重合,将户型模块分隔为两部分。其优点是:根据扇形户型模块,通过分隔墙将其分为两户,且不影响房屋采光,且分隔墙可设置成承重墙。
所述的扇形住宅户型模块结构,分隔墙与通风槽相连接,将户型模块分隔为两部分。其优点是:两户均可通过通风槽获得良好的通风和光照。
所述的扇形住宅户型模块结构,分隔墙与对接墙构成的45度角,将户型模块分隔为对称的两个部分,通风槽为矩形结构。其优点是:两侧户型共用一个通风槽,增加了房屋面积,减少了楼体占地面积。通过若干户型模块的对接组合,多个扇形户型模块组合连接在一起,凑成楼体基本框架,再设计出交通核、管道间,为使楼体结构及形状合理,在楼体边缘配上传统的矩形小户型,以及可以与扇形户型结合在一起的房间。
所述的扇形住宅户型模块结构,两个对接墙相互垂直。其优点是:直角扇形住宅户型模块结构,方便连接、组合,以及通道口的开设。标准化程度高,便于大批量复制生产,适合在全国各地使用。可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按工厂化方式生产制造模版,模块、合子房,即可完成80%的工程量。将各种构件、模块运送到城区工地现场安装,减少因工程施工带来噪音、废气、废水、废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所述的扇形住宅户型模块结构,通风槽为内小外大的“Y”形凹槽结构。其优点是:内小外大的“Y”形通风槽不但可以使室内得到良好的通风,还能增加光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绍贤,未经王绍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18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硫仪的电解电流输出装置
- 下一篇:连铸大包下渣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