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微孔增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1835.4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8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清良;陈仁灼;王欣;徐虎千;王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和荣华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于鹏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微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水体进行增氧的装置,尤其是一种高效的微孔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水体增氧装置中,无论是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处理还是水产养殖、河道景观水的治理,都存在着溶解氧传值效率不高、溶解氧分部不均匀等问题。虽然近年来推出了一些新式增氧装置,如表面曝气机、推流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等机械增氧方式,但它们工作原理摆脱不了一个共同点,即高动力产生高能耗,不利于节约企业生产成本,且实际使用过程中其溶解氧传值的效率仍旧不理想。另外,目前存在的一种高密度式微孔增氧装置存在着局部的溶解氧高,导致整体的溶解氧传值效率也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孔增氧装置,该装置氧气传值效率高、能使水体溶解氧分布均匀,同时该装置安装运行方便、构造简单灵活、可组装和拆卸性强,能耗较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微孔增氧装置,包括风机、压力表、阀门、气体输送软管和分配管,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一侧与阀门的一侧通过硬质管道密闭连接,所述风机与阀门之间的硬质管道上装有压力表,所述阀门的另一侧与气体输送软管的一侧密闭连接,所述气体输送软管的另一侧与分配管的一侧密闭连接,所述分配管的另一侧为密闭状,所述分配管向上的一面均匀分布有大小相同的微孔,所述分配管上的微孔直径为0.3-1mm,此微孔直径大小的范围选择经过实验验证,可保证空气逐步释放,溶解氧传值的效率比最高,又能避免风机的过高能耗,所述微孔的间距为1-10cm,此距离设置经过实验验证,可保证氧气分布均匀。
所述风机为连续工作制的风机或空气压缩机,连续工作制的风机或空气压缩机可保证系统有效的运行。
所述压力表为具备可设置压力值报警功能的压力表,当阀门、气体输送软管或者分配管发生堵塞故障时,可根据异常压力值设置及时报警,通过查找设备故障及时检修处理。
所述分配管采用软管,通过外部安装配重装置能保证分配管沉入水底进行供氧的同时,又能根据环境形状和尺寸灵活布置分配管的形状。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分配管采用橡胶或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微孔增氧装置,该装置氧气传值效率高、能使水体溶解氧分布均匀,同时该装置安装运行方便、构造简单灵活、可组装和拆卸性强,能耗较低,且具备工作异常报警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微孔增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孔增氧装置分配管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风机,2.压力表,3、阀门,4、气体输送软管,5、分配管,6、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优选实施例1:参照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高效微孔增氧装置,包括风机1、压力表 2、阀门 3、气体输送软管 4和分配管5,所述风机1的出风口一侧与阀门3的一侧通过硬质管道密闭连接,所述风机1与阀门3之间的硬质管道上装有压力表2,所述阀门3的另一侧与气体输送软管4的一侧密闭连接,所述气体输送软管4的另一侧与分配管5的一侧密闭连接,所述分配管5的另一侧为密闭状,所述分配管5向上的一面均匀分布有大小相同的微孔6,所述分配管5上的微孔6直径为0.3mm,此微孔6直径大小的选择经过实验验证,可保证空气逐步释放,溶解氧传值的效率比最高,又能避免风机1的过高能耗,所述微孔6的间距为1cm,此距离设置经过实验验证,可保证氧气分布均匀。
所述风机1为连续工作制的风机或空气压缩机,连续工作制的风机或空气压缩机可保证系统有效的运行。
所述压力表2为具备可设置压力值报警功能的压力表,当阀门3、气体输送软管4或者分配管5发生堵塞故障时,可根据异常压力值设置及时报警,通过查找设备故障及时检修处理。
所述分配管5采用软管,通过外部安装配重装置能保证分配管5沉入水底进行供氧的同时,又能根据环境形状和尺寸灵活布置分配管5的形状。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分配管5采用橡胶或塑料材质。
风机1、压力表2以及阀门3安装在工作间内,空气通过风机1加压,通过打开的阀门3及气体输送软管4传送至分配管5中,因为分配管5一端密封,所以空气只能通过分配管5上表面均匀布置的微孔6出来,达到对水体进行增氧的目的。压力表2随时监测管道内的压力,发现压力突然变高等异常时,可通过提前设定的报警值发出报警信号,使得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和荣华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和荣华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18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结构的水下增氧机
- 下一篇:一种可转换工艺的人工湿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