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高速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1703.1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7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曹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国祥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G03B17/55;G03B15/05;H05K7/20 |
代理公司: | 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 44263 | 代理人: | 宋湘红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高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防监控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高速球机。
背景技术
由于安防产品的普及,红外球机已经广泛使用,目前市场上的球机中大部分一体机的散热功能不理想,红外夜视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问题, 提供一种不但可以水平360°转动、垂直90°上下扫描,而且散热与夜视效果好,并且能延长球机寿命的红外高速球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红外高速球机,包括护盖、外球桶、内球桶、下壳、散热前盖和散热后盖;所述护盖、外球桶、内球桶为渐次增大的灯罩形,护盖固定于外球桶的顶部并且护盖的底部中心突起部分从外球桶的顶部中心孔穿入其中;所述内球桶安装于外球桶内部,内球桶在第一电动机和第一传动装置的作用下能做水平360度旋转运动;所述下壳为圆弧形壳体构件,下壳固定于内球桶内并与内球桶相配合;所述散热前盖和散热后盖围合在一起形成近似球形壳体并设置在下壳内,散热前盖和散热后盖在第二电动机和第二传动装置的作用下能做垂直90°扫描运动;在散热前盖内安装有摄像机和红外灯,并在散热前盖上设有摄像孔和红外灯孔分别与摄像机镜头和红外灯相对应。
作为较佳方案,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水平齿轮、水平转轴、轴承上盖、轴承、轴承下盖;所述水平齿轮套在水平转轴上,水平转轴固定于护盖底部中心突起部分上,轴承上盖位于内球桶的上方,轴承下盖位于内球桶内顶部,轴承穿在内球桶顶部的中心孔中并由轴承上盖和轴承下盖相配合而固定于内球桶上;所述水平转轴穿过轴承上盖、内球桶、轴承、轴承下盖后用螺母锁紧;所述水平齿轮与第一电动机的输出端相啮合,第一电动机固定在内球桶上。
作为较佳方案,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散热后盖左右两侧的垂直转轴、左轴承、右轴承和垂直齿轮,所述左轴承、右轴承、垂直齿轮套于垂直转轴上,所述垂直齿轮与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相连,第二电动机固定于下壳上;所述左轴承和右轴承由轴承左固定圈和轴承右固定圈压住,轴承左固定圈和轴承右固定圈分别固定在下壳左右两侧上;在下壳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固定有左耳朵和右耳朵罩在第二传动装置外。
作为较佳方案,在所述散热后盖左侧的垂直转轴上套有一个对散热后盖在90°运动时起限位作用的L型挡片。
作为较佳方案,在所述散热前盖内部设有一镜头挡光圈,套于摄像机镜头上。
作为较佳方案,在所述散热前盖上的红外灯孔内装有三组远距与近距红外灯,并设有防护玻璃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内球桶可做水平360°旋转运动,散热后盖和散热前盖可做垂直90°扫描运动,因而本球机不但可以水平360°转动,而且可以垂直90°上下扫描;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外球桶和内球桶的双桶设计,可以延长球机的寿命,起到导热隔热最佳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红外灯灯板直接固定在散热前盖上,可以快速将红外红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前后盖上散发出去;本实用新型中的三组远距与近距红外灯可以灵敏的配合摄像机,改善夜视效果;本实用新型外观简单且美观,在安装及拆卸时,操作简单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装置和内球桶的安装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壳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后盖的装配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前盖的装配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壳与散热后盖的装配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壳与散热后盖和散热前盖的装配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为红外高速球机,包括护盖2、铝制外球桶4、铝制内球桶8、下壳15、散热后盖28、散热前盖30;护盖2固定于外球桶4的顶部并且护盖2的底部从外球桶4的顶部穿入其中,在护盖2的顶部设有一个防尘片1,可以把引出线牢牢固定,在护盖2和外球桶4之间装有防水圈3,防水圈3套于护盖2上,起到防水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国祥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国祥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17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眼镜及3D影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制钢丝绳的炉子用耐磨导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