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椎部骨科外固定用型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1568.0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2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诸燮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燮平 |
主分类号: | A61F5/055 | 分类号: | A61F5/05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0003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椎 骨科 固定 用型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椎部骨科外固定用型腔。
背景技术
在公开号为CN101306202A、名为“一种复杂环境下骨科外固定系统用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骨科外固定系统的聚氨酯,该聚氨酯由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异氰酸酯按1∶0.6~0.75的重量比反应制得,该聚氨酯配合型腔使用,能处理石膏固定难以处理的复杂部位固定。
操作时,先将调配好的聚氨酯浆料倒入展开的型腔中,用专用工具将型腔中的聚氨酯浆料推匀、展开,待聚氨酯浆料进入固态软化段后,将其包裹于需要骨科外固定的颈椎部进行塑形,使其密切贴合于该部位,塑形完成,病人受伤部位保持不动几分钟后,此时聚氨酯进入固态硬化段,至多再10分钟后即完成刚化定型。
由于颈椎部型腔本身结构的限制,在实际操作时,若不做本发明处理,型腔某些部分会产生球面状或曲面状的突起,而这些突起对于推匀和展开聚氨酯浆料是相当不利的,大大增加了操作难度,从而可能错过最佳塑形时间,不但增加了治疗时间,还会给病人带来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颈椎部骨科外固定用型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椎部骨科外固定用型腔,所述型腔包裹于人体的颈椎部上,所述型腔包括可展开成平面的型腔本体,所述型腔本体包括两块左右对称且通过拉链连为一体的型腔片,所述型腔片均包括头部和与之连通且连为一体的颈部,所述两块型腔片颈部的相对外侧边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相配合的第一连系物件,所述两块型腔片的颈部上且对应于人体的下颌骨处分别对称地设有一延伸至人体颈部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可将该开口闭合的拉链,所述两块型腔片的头部分别向外侧延伸形成额头带,所述额头带的两末端分别对应设置有相配合的第二连系物件,所述型腔本体通过第一连系物件的配合作用包裹于人体的颈部上,且通过第二连系物件的配合作用将所述额头带环绕且抵触于人体的额头部上。
上述的一种颈椎部骨科外固定用型腔,其中,所述第一连系物件为拉链,所述第二连系物件为撕拉扣。
本实用新型型腔在展开时能完全呈一平面,大大方便了聚氨酯浆料的推匀和展开,减小了操作难度,保证了塑形的最佳时间,既节省了治疗时间,又减轻了病人痛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包裹于人体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颈椎部骨科外固定用型腔包括可展开成平面的型腔本体1,型腔本体1包括结构呈左右对称的左型腔片11和右型腔片12,左型腔片11右侧边和右型腔片12的左侧边通过拉链配合,使得左型腔片11和右型腔片12连为一体,左型腔片11包括左颈部13和与之连通且连为一体的左头部17,右型腔片12包括右颈部14和与之连通且连为一体的右头部18,左型腔片11左颈部13的左侧边和右型腔片12右颈部14的左侧边分别对应设置有相配合的拉链16,左型腔片11的左颈部13上以及右型腔片12的右颈部14上且对应于人体的下颌骨处分别对称地设有一延伸至人体颈部的开口19,该开口19上设有可将该开口19闭合的拉链,左型腔片11的左头部17和右型腔片12的右头部18分别向外侧延伸形成额头带,该额头带环绕呈环形结构,且额头带的两末端分别对应设置有相配合的撕拉扣15。
将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异氰酸酯按1∶0.6~0.75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后制得聚氨酯浆料,根据人体体形的大小,将合适量的聚氨酯浆料倒入左型腔片11和右型腔片12的内腔中后,用专用工具----定厚滚筒将其推匀、展开,由于型腔本体1完全呈一平面,因此,推匀、展开聚氨酯浆料将变得极为简便,待聚氨酯浆料由液态进入固态软化段,此时型腔本体1如图3所示,通过拉链16的配合作用包裹于人体的颈部上,同时通过撕拉扣15的配合作用将额头带环绕且抵触于人体的额头部上,再用手工配合型腔自身的伸缩性塑形使其贴合于颈椎部,病人受伤部位保持不动若干分钟后,型腔主动硬化成刚性固定套。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燮平,未经诸燮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1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氟化工业母液冷却塔
- 下一篇:烧结机的无油滑道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