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屋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0986.8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9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和田博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和房屋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10;E04D1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施娥娟;桑传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的屋顶,特别涉及在寒冷地区能将落在屋顶的雨水稳定地向屋顶的棱线下端部引导而集水,从而防止在屋檐产生冰柱,还防止堆积在屋顶的雪急速的滑落的屋顶。
背景技术
通常,在寒冷地区,在住宅等具有坡度屋顶的建筑物上,多数未在屋檐设置檐槽。这是由于:在冬季,由于在屋檐产生的积雪的卷垂(巻き垂れ)、融雪水结冰而在檐槽周围生成较大冰柱,因此,不能避免檐槽容易损坏的冰雪障碍。因此,提出有如下方法等:如图7的以往例所示,在檐槽102上设置覆盖板103,即使屋顶雪滑落,也能避免落入檐槽102内;如图8所示,在檐槽102的底部延设发热线104,在外气温度为0℃以下的情况下通电,对檐槽102进行加热,再沿长度方向设置具有规定间隙的槽覆盖板103防止散热,从而来防止低温时的结冰。
但是,即使使用所述图7所示的以往技术,在严寒地区,屋顶面的融雪水在最凉的槽覆盖板103、檐槽102部分冻结,不能防止在檐槽102周围产生冰柱。
另外,在图8所示的以往技术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在风雪猛烈的低温的天气条件下,槽覆盖板103被冷却,因此,在槽覆盖板103上积雪,该堆积的雪中渗透有屋顶面的融雪水而冻结,融雪水不能滴下到檐槽102内,并且在檐槽102周围蔓延生成冰柱而损坏檐槽102。
这样,因降雪堆积在屋顶的雪通常从其下层溶出,该融雪水从屋檐端边缘向地上流下或滴下。而且,在寒冷时等气候条件下,从屋檐端边缘落下的融雪水在此再次结冰,在该屋檐生长有冰柱。该冰柱不仅会妨碍除雪,有时也会产生危险,因此,期望有能够防止冰柱生长的屋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着眼于所述问题点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寒冷地区的建筑物中,使屋顶上的雨水、融雪水不会在屋檐滴下而稳定地集水,并防止在屋檐产生冰柱的屋顶。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防止堆积在屋顶的雪向屋檐侧急速滑落的屋顶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屋顶在相邻的倾斜面之间具有棱线,将多个屋顶板连结配置,其中,所述屋顶板具有将倾斜面上方侧的端部卷入的卡合部和将倾斜面下方侧的端部向与所述倾斜面上方侧的卡合部相反的一侧卷回的卡合部,通过将所述倾斜面上方侧的卡合部和所述倾斜面下方侧的卡合部相互勾挂,将在所述倾斜面的上下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屋顶板连结起来,并且所述屋顶板具有在从屋顶的屋脊到屋檐的倾斜面上立设的立起部,该立起部在倾斜方向上以规定间隔形成,并且立起部的端部配设为与所述棱线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在所述屋顶的拐角部设置有发热体。
优选为,形成于所述屋顶板的卡合部中的所述倾斜面上方侧的卡合部通过将所述屋顶板的端部从屋顶侧向外侧折返来形成,所述倾斜面下方侧的卡合部通过将所述屋顶板的端部从外侧向屋顶侧折返来形成。另外,所述屋顶板也可以通过将形成于所述屋顶板的卡合部的至少一方敲打进所述屋顶来固定。另外,在形成有所述立起部的屋顶板的至少一方侧连结有未形成所述立起部的屋顶板。
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屋顶在屋顶板上形成有立起部,在倾斜方向上以规定间隔配设,另外,立起部的端部配设为与屋顶的棱线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在屋顶上有降水或屋顶上的雪融化成为融雪水时,雨水、融雪水沿屋顶的倾斜流动,碰到立起部。然后,雨水、融雪水沿立起部流动,雨水积存在该立起部上时,碰到位于更下方的立起部。或者,在立起部和屋顶的棱线之间流下。这样,最终,雨水、融雪水在棱线下端部集水。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屋顶,能将屋顶上的雨水、融雪水在屋顶的棱线的下端部集水。另外,由于雨水、融雪水不从屋檐滴下,因此,能防止产生融雪水在屋檐再结冰而生成的冰柱。
而且,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屋顶的拐角部配设有发热体,因此,能防止在流通路流下的融雪水的拐角部的再结冰。
另外,形成于屋顶上的立起部作为防雪部,能保持堆积在屋顶上的雪,因此,能防止雪从屋檐急速滑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屋顶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屋顶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发热体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凸条部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凸条部的另一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以往例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以往例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2、屋脊;3、屋檐;10、屋顶;11、倾斜面;11a、屋顶面;11b、屋顶面;12、棱线;13、屋顶板;14、立起部;15、流通路;16、凸条部;18、发热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和房屋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和房屋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09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隐藏烟感式集成吊顶模块
- 下一篇:环氧涂层钢绞线锚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