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点夹持双面接触式FPC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8653.1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6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科信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02;H01R12/59;H01R12/65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夹持 双面 接触 fpc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FPC连接器,具体是涉及一种多点夹持双面接触式FPC连接器。
背景技术
FPC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的简称,中文含义为软性线路板、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挠性线路板。FPC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可挠性的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PDA、数码相机、LCM等多种电子产品上。FPC连接器即为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器,用于夹持连接FPC,便于实现FPC与电子产品内部配对元件的信号连接和传递。近年来,受3G手机、智能手机和超薄型笔记本的市场需求影响,FPC连接器越来越向低高度、小pitch、易操作和良好的电气性能的方向发展。
FPC连接器的结构通常采用前插前掀式结构和前插后掀式结构,主要包括本体、并排固定于本体上的连接端子以及与本体配合实现夹持连接FPC的盖子。前插前掀式结构由于插接口与盖子位于同一侧,FPC与连接器插接时会受到盖子的空间限制,存在不易组装和操作不便的问题,并且前插前掀式结构的连接端子通常设计成单面接触待连接FPC,因此,存在反插错误操作的问题,影响工作效率。前插后掀式结构是目前FPC连接器的主流结构,其连接端子通常呈“工”字型,包括两个间隔的上下臂和一个连接该上下臂的中心支杆,利用简支原理,通过旋转盖子,使盖子部分插置于连接端子与本体的插接口相对的另一侧的上下臂之间,使连接端子该侧的上下臂撑开,插接口侧的上下臂合拢,从而使连接端子插接口侧上下臂上对应的触点夹持住FPC,实现FPC与连接端子的连通。这种结构形式的FPC连接器,由于FPC的金手指与连接端子是单点接触,因此存在电气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此外,由于盖子是插设于连接端子与本体的插接口相对的另一侧,因此盖子不能牢固地压紧连接端子,也存在连接不牢靠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点夹持双面接触式FPC连接器,具有组装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连接端子能够多点夹持并双面接触FPC,因此,FPC与连接端子的连接更加牢靠,电气性能更加优良,并且电气性能不受FPC的正反插影响,解决了反插错误操作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点夹持双面接触式FPC连接器,包括本体、盖子和若干个连接端子,其中所述本体一侧设有插接口,所述盖子装设于所述本体,其可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开启位置,待插接FPC可插入所述本体的所述插接口,而在所述闭合位置,所述连接端子可与待插接FPC有效电性接合,从开启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时,所述盖子是朝向所述本体的另一侧移动,使所述若干个连接端子间隔定位于所述本体和所述盖子之间。每个连接端子包括弹性上臂、弹性下臂和连接所述上臂和所述下臂的支杆,所述上臂、所述下臂和所述支杆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待插接FPC能够穿过所述插接口容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上臂朝向待插接FPC一侧上间隔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触点,所述下臂朝向待插接FPC一侧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导电触点,所述盖子移动闭合时能够抵压所述上臂,使所述第一导电触点和所述第二导电触点夹持住待插接FPC。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盖子移动闭合时能够抵压所述上臂,使所述第一导电触点和所述第二导电触点夹持住待插接FPC的结构是:对应所述连接端子的每个上臂,所述盖子朝向所述上臂的一侧上设有凸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上臂上设有一个第一导电触点,所述下臂上设有两个第二导电触点,其中一个第二导电触点与所述第一导电触点相对,形成第一夹持点;所述盖子上设有隔栏,所述隔栏包括抵压面和容置面,所述盖子移动能够带动所述隔栏移动,使所述容置面和所述抵压面择一与另一个第二导电触点相对,所述盖子位于闭合位置时所述抵压面与该第二导电触点形成第二夹持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盖子移动能够带动所述隔栏移动,使所述容置面和所述抵压面择一与另一个第二导电触点相对的结构是:所述盖子通过枢轴可旋转地装设于所述本体上;沿待插接FPC的宽度方向,所述隔栏与所述盖子的枢轴一体成型,所述容置面与所述抵压面相互垂直并且两者通过弧面过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上臂折弯呈倒Z字形,所述Z字形的上中下三部分依次为插接部、折弯部和压力接受部;所述盖子上靠近所述隔栏处设有让位槽孔,所述盖子移动闭合时能够使所述插接部穿过所述让位槽孔,使所述隔栏位于所述插接部和所述下臂之间,并且使所述隔栏止档于所述折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科信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科信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86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