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锯链的旋转式点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8340.6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1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欧瑞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能特(福州)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31;B23K11/36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500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旋转 点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焊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锯链的旋转式点焊机。
因为良好的生产环境和极高的生产效率,点焊技术被广泛地使用在工业领域;点焊机的类型有多种多样,但目前大体上按照其结构类型分为,固定式和悬挂式等。固定式点焊机类似一台小的点焊机床,在焊接时点焊机焊枪不动,工件移动;悬挂式点焊机,是焊枪移动,工件不动。两种类型的点焊机,都有一个汽缸驱动焊枪上电极头做上下运动,向下夹紧工件焊接,向上松开工件完成焊接。这两种类型的点焊机一般都是单一焊枪组。即这些设备只有一个上下电极组,焊接时只能得到一个焊点,同时点焊焊枪结构在设计不可上下浮动,紧靠焊枪的汽缸上下动作。在多层多焊点的平板的点焊生产时,这种形式的点焊设备不仅在点焊的生产效率上受有很大的限制;而且在焊接规则平面薄板件时,很容易造成薄板工件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实用的用于锯链的旋转式点焊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用于锯链的旋转式点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枪组、旋转电机6、定位机构、转盘7,所述转盘7连接于工作台上;所述转盘7的上边、下边、左边和右边各连接有一定位机构;所述旋转电机6与转盘7相连接;所述焊枪组连接于工作台上,且位于每一定位机构的外侧;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支架1、定位杆8、夹具9;所述定位支架1、定位杆8分别连接于转盘7的上边、下边、左边、右边上;所述定位杆8位于定位支架1的侧边;所述夹具9连接定位支架1上,且位于定位杆8的上方;
所述焊枪组包括支架21、汽缸23、上电极24、导电组25、滑块组26、下电极28,所述支架21通过伺服系统连接于工作台上,且位于定位杆8的外侧;所述上电极24和下电极28分别与汽缸23相连接;所述下电极28位于上电极24的正下方;所述汽缸23连接于滑块组26上;所述滑块组26连接于支架21上;所述导电组25连接于支架21,且分别与上电极24和下电极28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旋转式的流水线,相对于线式流水线节省了空间;同时有单独的定位机构,在定位机构上进行焊接工作时,不影响整个设备的工作时间;转盘采用直驱伺服马达的旋转电机,重复和定位精度高;工件每隔90°分别固定在转盘上,工件的定位速度和精度得到保证。采用伺服系统来控制焊枪组的移动;可以保证焊点位置有足够的精度和可靠;且焊枪组体积小,便于固定。可通过调节焊枪组,实现焊枪上下电极的高度可调节功能,达到点焊不同厚度的产品及控制薄板件焊接变形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旋转式的流水线,相对于线式流水线节省了空间;同时有单独的定位机构,在定位机构上进行焊接工作时,不影响整个设备的工作时间;转盘采用直驱伺服马达的旋转电机,重复和定位精度高;工件每隔90°分别固定在转盘上,工件的定位速度和精度得到保证。采用伺服系统来控制焊枪组的移动;可以保证焊点位置有足够的精度和可靠;且焊枪组体积小,便于固定。可通过调节焊枪组,实现焊枪上下电极的高度可调节功能,达到点焊不同厚度的产品及控制薄板件焊接变形的目的。
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 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 本实用新型焊枪组结构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锯链的旋转式点焊机,包括焊枪组、旋转电机6、定位机构、转盘7,转盘7连接于工作台上;转盘7的上边、下边、左边和右边各连接有一定位机构;旋转电机6与转盘7相连接;焊枪组连接于工作台上,且位于每一定位机构的外侧;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支架1、定位杆8、夹具9;定位支架1、定位杆8分别连接于转盘7的上边、下边、左边、右边上;定位杆8位于定位支架1的侧边;夹具9连接定位支架1上,且位于定位杆8的上方。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焊枪组包括支架21、汽缸23、上电极24、导电组25、滑块组26、下电极28,支架21通过伺服系统连接于工作台上,且位于定位杆8的外侧;上电极24和下电极28分别与汽缸23相连接;下电极28位于上电极24的正下方;汽缸23连接于滑块组26上;滑块组26连接于支架21上;导电组25连接于支架21,且分别与上电极24和下电极28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能特(福州)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博能特(福州)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83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模切压痕刻线机
- 下一篇:制动蹄铁滚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