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管道液位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7725.0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3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昭;蒋军庭;陈家财;崔怀兵;蒋伟;宋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F23/22 | 分类号: | G01F23/2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张兢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矿井下检测管道内液位的管道液位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判断矿井下管道内液体是否存在方面一直没有相应的有效手段。传统的机械式流量检测装置因为传感器探头有运动固件(如档板)存在于管道中,可能对液体流动造成干扰,甚至在液体有腐蚀性或污浊时出现误判断或者损坏。常见的用于检测管道内的液体的装置为利用超声波测量或者电磁式测量原理的检测传感器,该两型传感器均为基于流量检测的传感器,其可以检测管道内液体的流量大小,但是对于流速较慢或者液体静止的情况,测量效果很不明显。公开号为CN 201764883 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流量传感器,该流量传感器通过在腔体内设置档板和转子,通过将传感器的环形腔体分为三个封闭的且相互交替变化容积的腔室来进行流量的测量,其结构相对复杂,工作可靠性不佳,且当液体处于静止状态,难以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部无运动固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可靠、检测管道内的液位方便且可根据不同介电常数的液体的不同相应调节检测灵敏度的矿用管道液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矿用管道液位传感器,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基体、盖板、密封组件、灯罩组件、内衬、紧固件、转接头组件和电路装置;
上述的基体包括一体连接的圆柱体部、管道连接部和安装部;盖板上设有2个灯罩安装孔;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和2个密封垫;灯罩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2个灯罩;内衬为中空圆柱体件,内衬的上端分左右设有2个电极棒插接孔;紧固件设有结构相同的2个;转接头组件包括转接头和垫圈;
电路装置包括电极棒、电极、电源指示灯、报警指示灯、出线嘴和电路板;电极棒和电极均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2个;电极的上端设有电极棒插接孔;
上述的2个电极分左右设置在内衬内,且2个电极各自的电极棒插接孔分别与内衬的2个电极棒插接孔相对齐;2个紧固件设置在内衬内且分别位于2个电极的左右两侧;内衬的右端通过密封组件的1个密封垫与基体的圆柱体部和管道连接部的结合部相接;转接头通过垫圈与基体的圆柱体部的左端固定连接;2个电极棒分别插接在内衬的2个电极棒插接孔和2个电极的电极棒插接孔内;电路板固定安装在2个电极棒上;电源指示灯和报警指示灯分别设于2个灯罩内;2个灯罩通过盖板的2个灯罩安装孔固定安装在盖板上;盖板与基体的安装部通过密封组件的密封圈密封固定连接;出线嘴与安装部螺纹连接;
上述的电路装置的电路板上设置有信号放大电路、灵敏度调节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
信号放大电路设有第一和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以及信号输出端;灵敏度调节电路设有调节信号输出端;单片机控制电路设有检测信号输入端、调节信号输入端和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控制电路设有控制信号输入端、检测信号输出端、报警指示灯点亮控制端和电源指示灯点亮控制端;
信号放大电路的第一、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分别与2个电极棒中的一个电连接;单片机控制电路的检测信号输入端与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调节信号输入端与灵敏度调节电路的调节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输出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输出控制电路的报警指示灯点亮控制端与报警指示灯的正极电连接;输出控制电路的电源指示灯点亮控制端与电源指示灯的正极电连接;输出控制电路的检测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从出线嘴输出。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基体为不锈钢浇注一体件;上述的基体的圆柱体部为中空的圆柱体件,其上端设有与安装部的下端开口相一致的开口;管道连接部设于圆柱体部的右端,管道连接部的右端的管道内壁上设有使用时与液体管道连接用的内螺纹;圆柱体部的左端内壁上设有连接用的内螺纹;安装部的主体为上下向中空的椭圆形一体件,安装部由其下端面与圆柱体部的上部开口处的上端面一体连接;安装部的上部右端设有向右突出的出线嘴连接部,出线嘴连接部的右端的内壁上设有连接用的内螺纹;安装部的四角端部设有4个螺钉柱,螺钉柱内设有螺钉孔。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盖板为不锈钢板体件;盖板的形状与基体的安装部的上端面的形状相适应;盖板的四角端部设有与基体的安装部的螺钉孔相配合的4个螺钉孔;上述的盖板的2个灯罩安装孔设置在盖板的偏中部位置且分左、右两侧设置;盖板与基体的安装部的固定连接方式为通过4个螺钉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未经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7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超宽带相控阵逐层聚焦的多材质联合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3U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