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组合式生物转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7222.3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7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方芳;朱友利;郭劲松;李震涛;高红涛;刘靓;刘智萍;周安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8 | 分类号: | C02F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组合式 生物 转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包裹与生物载体填料填充相组合的生物转盘,属于环境保护、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转盘开创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联邦德国,是一种高效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传统的生物转盘主要由生物盘片、接触反应槽、转轴及驱动装置所构成。根据污水处理所需的要求,生物转盘盘片全部浸入或部分浸入充满污水的接触反应槽内,在驱动装置的传动下,转轴带动转盘一起以一定的速度不停地转动,生物转盘盘片交替与废水和空气接触,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动后,生物盘片上将附着一层生物膜。当生物转盘盘片转入废水中时,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污水中的底物并对其进行降解,微生物在这一降解过程中获取能量进行自身繁殖;当转盘转出废水时, 空气不断地溶解到生物转盘盘片的水膜中去,增加其溶解氧。生物转盘盘片上的生物膜交替地与废水和空气接触,从而形成了一个连续的覆氧、吸附、传质、氧化降解的污水生物处理过程。我国从70年代初开始引进生物转盘技术,并对其展开了广泛的科学研究,不仅使其在生活污水和城市废水处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化纤、石化、印染、制革、造纸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处理领域也得到了相应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为一种生物处理技术,生物转盘因其具有系统设计灵活、安装便捷、操作简单、适应性强、无需污泥回流、系统运行可靠、操作和运行费用低、同时在较短的接触时间就可得到较好的净化效果等优点而倍受国内外研究者的青睐,并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
生物盘片材质的选择及其结构的设计对于生物转盘的处理去除效率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生物盘片材料有波纹塑料板、玻璃钢板、不锈钢、泡沫塑料等,这些生物盘片在实际应用中大都显示出生物盘片形状单一、比表面积小、挂膜性能差、单位体积生物盘片的生物量较少、处理效率低、使用寿命短等缺点,难以满足去除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污水。因此,研发一种比表面积大、挂膜性能好、生物量大、质轻耐腐蚀、处理效率高的经济新型生物转盘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生物转盘盘片比表面积小、挂膜性能差、单位体积生物盘片的生物量较少、处理效率低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纺布包裹与生物载体填料填充相组合的生物转盘,本生物转盘比表面积大、挂膜性能好、生物量大、质轻耐腐蚀、处理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组合式生物转盘,包括若干生物盘片和转轴,其特征在于:所有生物盘片平行排布,在相邻两生物盘片间设有圆筒网,圆筒网直径与生物盘片直径匹配,圆筒网两端固定在对应的生物盘片上;一转轴套筒从所有的生物盘片和圆筒网中心穿过,转轴从转轴套筒中穿过并固定在一起可同步转动,转轴套筒为高分子塑料套管;生物盘片采用高分子塑料制成并在其外包裹无纺布层;每个圆筒网内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其对应的生物盘片平行的生物膜保护网,生物膜保护网与无纺布层保持一定间距以保护无纺布上所挂的生物膜;圆筒网和两生物膜保护网之间形成填料室,每个圆筒网内的填料室通过三个垂直于转抽套管的填料室隔网在圆周方向等角度分隔为三个小填料室;每个小填料室内填充有生物载体填料。
所述生物膜保护网与对应的无纺布层的距离为5mm。
所述每个小填料室对应的圆筒网上设置有可开合的门,门的面积为与其对应的圆筒网面积的1/3,打开该门能方便的更换生物载体填料。
所述圆筒网、生物膜保护网和填料室隔网均为不锈钢金属网,该不锈钢金属网网孔小于生物载体填料大小以阻止生物载体填料通过,丝径为1~1.6mm。
所述生物载体填料有效比表面积≥500m2/m3,直径为Φ10mm~Φ60mm,体积填充率为30%~50%。
本实用新型生物转盘盘片采用高分子塑料制成并在其表面包裹一层无纺布,无纺布孔隙度大,表面粗糙,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生长和繁殖;转笼主体两端设置有生物膜保护网层,以防止转动过程中生物转笼中的生物载体填料撞击生物盘片上的生物膜而导致其脱落,因此该生物盘片的挂膜周期短,盘片上生物膜的附着性能好;转笼内填料室中填充较大比表面积的生物载体填料,大大增加了生物转盘盘片的生物膜量。
总之,本实用新型生物转盘内基质混合均匀,传质效果良好,大大增强了生物转盘的污染物去除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生物盘片和生物膜保护网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生物转笼主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生物转笼内部填料室及其表面可开合的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72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纤维素为基体的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梯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