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压力锅翻盖后内盖限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7115.0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0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创迪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28306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锅 翻盖 后内盖 限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是涉及电压力锅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压力锅翻盖后内盖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普通压力锅,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称的高压锅,是通过在锅内密封的状态下加热水和食物,水被烧开后产生蒸汽,使锅内的气压升高,锅内的压力升高后水的沸点也随之升高,从而使锅内的温度大大提高,以达到快速烹煮食物的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更为节能、安全方式的电压力锅开始出现在市场中。从市场表现上看,其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压力锅。电压力锅是传统的压力锅和电饭锅的优化结合的升级产品,它集合了压力锅和电饭锅的优点,在锅内密封的状态下使用电能进行加热,既绿色环保又方便快捷,能满足多方面的烹饪需要,而且通过智能控制电路系统实现多种模式的自动烹调,其节能、快捷、环保的特性是现代人追求的方向
随着电压力锅技术的发展,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类型的电压力锅。其中按照锅盖的开合盖形式主要有分体式和连体式。分体式电压力锅的锅体和锅盖是分离的,在加热烹饪后取出食物时,需要将锅盖取下并另外找地方放置,用户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而连体式电压力锅的锅盖和锅体是活动连接,开盖后锅盖仍然连接在锅体上,不需要另外找地方放置锅盖,方便用户的使用,所以现在市面上的电压力锅是以连体式电压力锅为主。
连体式电压力锅主要有旋转铰接式电压力锅和单纯铰接式电压力锅。
旋转铰接式电压力锅的锅体和锅盖的连接方式是锅盖与锅体的连接处可以同时实现旋转和翻转的动作,此种结构较为复杂,且一般间隙会很大,翻盖后锅盖会产生很大的晃动,显得很不牢固。
单纯铰接式电压力锅是指锅盖包括铰接部和相对铰接部转动且与锅体扣合的旋转盖。此种开合盖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开合动作简单可靠稳定,但是也有一定的不足。如当锅盖翻起后,旋转盖会发生转动,给用户的操作带来一定的不便,且再次扣合时需要重新对正扣牙的位置,使用时不是很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供一种电压力锅翻盖后内盖限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电压力锅翻盖后内盖限位结构,包括相互扣合的锅体和锅盖,锅盖包括外盖、内盖,其中内盖与外盖旋转连接,外盖与锅体铰接。其中锅体上设有凸台;外盖上滑动连接有卡件,卡件设有凸出部,外盖上还设有挡片,卡件和外盖之间设有驱动卡件滑动复位的弹性元件;上述的内盖上固定有定位片;锅盖扣合后,凸台顶在卡件下方,卡件滑动到上限,定位片位于凸出部的下方;旋转内盖并翻起锅盖后,凸台脱离卡件,卡件滑动到下限,定位片夹在凸出部的侧面和挡片的侧面之间。
本方案在锅盖扣合后,凸台顶着卡件使其保持在上限位置,定位片位于凸出部的下方,此时可以旋转内盖,使锅牙扣合。旋转内盖并翻起锅盖后,凸台脱离卡件,卡件在弹性元件的驱动下滑动并保持在下限位置,定位片夹在凸出部的侧面和挡片的侧面之间,定位片就限定了位置,而定位片是固定在内盖上的,则内盖无法转动,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一般锅盖翻起后,内盖被限定的位置为锅牙错开的位置,以便于再次扣合时对正锅牙。
上述的定位片与内盖为一体式,或者定位片固定连接在内盖上。一般内盖为钢制材料,定位片可以是内盖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直接焊接在内盖上。
上述的卡件垂直于外盖的水平面滑动,此处外盖的水平面是指与内盖、外盖旋转轴心垂直的平面。
上述的弹性元件为弹簧,可以提供足够的弹力,使用寿命长。
上述的外盖包括面盖和内衬,面盖套在内衬外,内衬套在内盖外。使外形更加美观,同时,面盖和内衬之间的空间可以用于布置电路等元器件。
上述的卡件包括推杆和卡块,凸出部设在卡块上,推杆穿过内衬与卡块连接,弹簧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在推杆上。此结构方便组装,便于连接。
上述的推杆一端有凸缘,压缩弹簧卡在凸缘与内衬之间。此结构方便弹簧的组装。
上述的内衬上设有避位孔,定位片穿过避位孔。同时避位孔也可用于限制定位片的转动角度。
虽然用避位孔可以限制定位片的转动角度,但是一般内衬是采用非金属材质,强度较弱,长时间使用后磨损严重,所以一般在外盖上位于卡件的另一侧固定有限位块,定位片的转动范围在挡片和限位块之间。而避位孔的角度范围一般大于挡片和限位块所限制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创迪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创迪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71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解铜用铅阳极板
- 下一篇:机车防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