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6168.0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9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潇潇;邢春雷;毛德栋;于立竹;刘岩;袁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潇潇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B2/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原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砖。
背景技术
以黏土、页岩以及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小型砖是目前建筑行业中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其分为烧结砖(主要指粘土砖)和非烧结砖(灰砂砖、 粉煤灰砖等),即大家俗称的砖头。粘土砖以粘土(包括页岩、煤矸石等粉料)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成。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陆续创制了方形和长形砖,秦汉时期制砖的技术和生产规模、质量和花式品种都有显著发展,世称“秦砖汉瓦”。现有的砖块一般的结构即是方形,在建造房屋时,通过混凝土将其一层层叠加,但是这种砖结构一方面浪费原材料,另一方面增加了建筑物的整体重量。因此有人提出了新的空心砖结构,但是其虽然解决了原材料浪费的问题,但是在安装过程中,尤其是二个相互侧接的砖之间无法固定,或者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才能固定住,这样就导致了混凝土材料的浪费,并且如果混凝土放置不均匀的话,将导致房屋的整体受力不均匀,影响了房屋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浪费原材料以及二个相互侧接的砖之间无法固定或固定不牢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用砖。
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的下端面设有砖槽,且所述砖体的二侧设有相互匹配的滑槽和滑块,所述一个砖体的滑块与另一个砖体的滑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和滑块的截面形状均为梯形,且所述滑槽底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滑槽顶部的宽度,所述滑块顶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滑块底部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长度与所述砖体的侧面长度相等,所述滑块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滑槽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砖槽的截面形状为方形。
优选的,所述砖体和滑块为一体式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方面在砖体的下端设置了砖槽,降低了砖体的总重量,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另一方面在砖体的二侧设置了相互配合的滑槽和滑块,从而使得二个侧接的砖之间可固定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砖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建筑用砖侧接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砖体,2、砖槽,3、滑槽,4、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用砖,包括砖体1,并在砖体1的下端面设有砖槽2,且在砖体1的二侧设有相互匹配的滑槽3和滑块4,并且滑槽3和滑块4的截面形状均为梯形,而滑槽3底部的宽度大于滑槽3顶部的宽度,滑块4顶部的宽度大于滑块4底部的宽度,这样在安装时,可将一个砖体1的滑块4与另一个砖体1的滑槽3卡接,并且使得滑块4不易从滑槽3中滑出,可保证多个相互侧接的砖之间的固定问题。同时设置滑槽3的长度与砖体1的侧面长度相等,滑块4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滑槽3的长度,这样能够进一步的减少砖体1的原材料。作为优选,砖槽2的截面形状可设置为方形,这样便于在烧结加工。而同时砖体1和滑块4为一体式成型。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而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潇潇,未经刘潇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61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排气通道的倒置式屋面结构
- 下一篇:预制成型石膏板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