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轨车辆撒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3138.4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6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丁争荣;段继超;赵桂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5/10 | 分类号: | B61C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罗满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轨 车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轻轨车辆撒砂系统。
背景技术
当轨道车辆遇到潮湿、冰霜、雨雪等恶劣天气时,轮轨间的黏着系数会显著降低,为了确保安全系数,需要采取提高黏着系数的措施。
一般会通过撒砂系统向轮轨间撒砂以增加车轮与轨道之间的黏着系数,提高轮轨间黏着力,以防轮轨黏着力不够而造成车辆启动时空转或制动时滑行,从而避免车轮表面擦伤以及制动距离的延长。
撒砂系统主要包括承载砂粒的砂箱和撒砂装置,撒砂装置设置于砂箱的下方,撒砂装置将砂箱内的砂粒撒向轮轨间。
目前,撒砂系统存在下述技术问题:
第一、司机和维护人员无法对砂箱中砂量进行实时监测,从而无法控制加砂时机。若砂箱中砂量过少而没得到及时补充,将会造成撒砂失效;相反地,若砂量较多时进行补充,则会降低工作效率。
第二、砂箱内有潮气,砂粒易冻结和结块。目前的撒砂系统直接采用加热器对砂箱中的砂粒进行加热,传热效果差,导致砂粒加热不均匀,加热效果不理想,尤其针对低温气候环境,仅按上述方式对砂箱中的砂粒加热不能解决砂粒在管道冻结甚至堵塞撒砂管的问题。
有鉴于此,如何改进撒砂系统,便于操作人员获取砂箱内砂量信息,从而达到适时、及时补充砂量的目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轻轨车辆的撒砂系统,该撒砂系统使操作人员能够获取砂箱内砂量信息,以便适时、及时补充砂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轨车辆撒砂系统,包括承载砂粒的砂箱,和将所述砂箱内砂粒撒向预定位置的撒砂装置,还包括指示所述砂箱内砂位的砂位指示装置。
该撒砂系统设有砂位指示装置,则操作人员根据砂位指示装置反应的砂位信息即可获知砂箱内的砂位信息,根据砂量信息,可判断是否需要向砂箱内补充砂粒,从而达到适时、及时补充砂量的目的,相较于背景技术,可始终保持撒砂效果,且不影响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砂位指示装置包括电子砂位指示器,所述电子砂位指示器包括传感器,所述砂箱内砂位到达设定位置时,所述传感器感应并输出电信号。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具有输出电信号至车辆司机室显示屏的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电子砂位指示器还包括后盖、保护罩、骨架;所述骨架固定于所述砂箱的侧壁,且所述骨架设有凹槽,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保护罩压紧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后盖卡盖并紧固所述保护罩于所述骨架上。
优选地,所述砂位指示装置包括砂位观察器,所述砂位观察器包括可视镜,所述砂箱的侧壁设有窗口,所述可视镜封装于所述窗口处。
优选地,所述撒砂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砂箱下方的撒砂器体,以及出砂管;所述撒砂器体具有进风口;所述出砂管贯穿所述撒砂器体,其一端插入所述砂箱内,另一端穿出所述撒砂器体的底部;所述撒砂器体设有与所述砂箱相接的顶部透风层,所述透风层的下方设有加热自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气体的第一加热器。
优选地,所述出砂管穿出所述撒砂器体底部的一端连接有喷砂管,所述出砂管和所述喷砂管之间设有第二加热器。
优选地,还设有撒砂软管,所述撒砂软管设于所述出砂管和所述第二加热器之间。
优选地,所述砂箱内设有开口朝向所述砂箱底部的导风盖,所述出砂管插向所述导风盖内。
优选地,所述导风盖呈倒U型。
优选地,还包括风源,所述砂箱器体设有两所述进风口;两所述进风口至所述风源的通路上均设有换向阀,以导通或断开对应的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风源,一所述进风口至所述风源的通路上还设有节流阀。
优选地,两所述换向阀至所述风源的通路上设有减压阀和塞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轻轨车辆撒砂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子砂位指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图1中撒砂装置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撒砂装置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中:
1风源、2塞门、3减压阀、4第一换向阀、5进砂道、6砂位观察器、7砂箱、71砂粒、8电子砂位指示器、9节流阀、10撒砂器体、11撒砂软管、12第二加热器、13喷砂管、14第二换向阀、15导风盖、16透风层、17第一加热器、18a第一进风口、18b第二进风口、19出砂管、20后盖、21保护罩、22传感器、23螺栓、24垫圈、25骨架、26橡胶圈、27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31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客车模块化侧墙及铁路客车
- 下一篇:一种方向盘转向角度传感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