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灶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3068.2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7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杨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鸣元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灶腔,尤其是一种环吸式灶腔。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成环保灶的燃烧腔内设置的漏油装置不合理,在使用过程中一些产生的油滴容易溢出到灶腔内。此外,现有的灶腔网孔一般设置为一排,油烟分离效果不好,油滴容易进入集烟腔中,不易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灶腔设计不合理油滴容易漏出,油烟分离效果不好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油效率高,油烟分离效果好的灶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灶腔,包括吸风网圈、网圈支架、底座,吸风网圈固定在网圈支架上,吸风网圈的结构为环状曲面,所述的吸风网圈设置有至少2层网孔,所述的底座设置有一凹槽,所述的凹槽对称设置有2个漏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网孔设置为交错排列,可以提高油烟分离效果;底座下设置有一凹槽,凹槽内对称设置有两个漏油孔,可以防止积油而漏到灶腔内,便于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网孔1、吸风网圈2、网圈支架3、底座4、凹槽5、漏油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灶腔,包括吸风网圈2、网圈支架3、底座4,吸风网圈2固定在网圈支架3上,吸风网圈2的结构为环状曲面,所述的吸风网圈2设置有至少2层网孔1,所述的底座4设置有一凹槽5,所述的凹槽5对称设置有2个漏油孔6。
本实用新型原理为:烹饪过程中所产生的油烟经过网孔1时,由于每个网孔1呈交错排列,油烟经过网孔1后,油冷凝滴入凹槽5内,烟被吸入集烟腔中,进入凹槽5内的油通过两个漏油孔6能迅速排出,积油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鸣元,未经张鸣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3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油烟机用油杯
- 下一篇:一种高温高压热水循环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