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缩天然气储气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1922.1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3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元;黄坤;何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5/00 | 分类号: | B65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 天然气 气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储气井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缩天然气储气井装置。
背景技术
压缩天然气(CNG)作为汽车燃料具有安全、环保、经济等优越性,大力发展压缩天然气是城市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近年来CNG加气站建设在全国的大中小城市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迅速,在四川地区几乎每个县以上的城市都建有加气站,CNG加气站在全国其它地方的也在得到了大力发展。针对当前设计和建设的CNG加气站在工艺流程方面不足,提供完善方案,更好的保障CNG加气站的安全运行。
目前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即CNG加气站普遍采用压缩天然气直充方式,即天然气从管道进入CNG加气站,经压缩机增压后直接给CNG汽车加气。储气井在加气站的作用是在加气站加气的车辆过多,加气站的压缩机无法CNG汽车加气提供足够的压力,由储气井补充压力,以满足给汽车加气。储气井的进气和出气都是通过一条输气管道。天然然气从管道进入CNG加气站,经压缩机增压后直接给CNG汽车加气。直接增压后的天然气温度经测试能达到70℃,不利于天然气的准确计量及影响汽车CNG钢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天然气储气井装置,该装置不仅能为CNG汽车加气提供足够的压力,还是高温压缩天然气的冷却器,还能避免高温对汽车CNG钢瓶的损害。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缩天然气储气井装置,包括储气井筒、接箍、下封头、排污管道、排污阀、压力表、球阀,储气井筒之间通过接箍螺纹连接,下封头位于储气井底部,与储气井筒螺纹连接;排污阀和排污管道通过短节焊接于储气井顶端;球阀与压 力表焊接接于输气管线上,输气管线焊接于储气井顶端,在所述储气井的进气口或出气口增加一根套管,所述套管位于储气井的内部,与储气井的进气口或出气口焊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套管的长度>2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增加套管,天然气在储气井的停留时间增长,有充足的时间与储气井进行热交换,降低压缩天然气的温度,提高计量精度,避免高温压缩天然气对汽车CNG钢瓶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压缩天然气储气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压缩天然气储气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压缩天然气储气井装置,包括储气井筒1、接箍2、下封头3、排污管道4、排污阀5、压力表6、球阀7。储气井筒1是储气井的主要组成部分,储气井筒1之间通过接箍2螺纹连接,下封头3位于储气井底部,与储气井筒1螺纹连接;排污阀5和排污管道4通过短节焊接于储气井顶端;球阀7与压力表6焊接接于输气管线上,输气管线焊接于储气井顶端,在所述储气井的进气口增加一根套管8,所述套管8位于储气井的内部,套管8采用与输气管道相同材料,所述套管8的长度为>2m,即可满足要求,套管8通过焊接与储气井进气口连接。
实施例2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压缩天然气储气井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在所述储气井的出气口增加一根套管8,所述套管8位于储气井的内部,套管8通过焊接与储气井出气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压缩天然气储气井装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当高温高压天然气由进气管线进入储气井,增加的套管8延长了天然气在储气井内的时间,使高温高压天然气有一定的时间在储气井内进行冷却,即将储气井作为高温天然气的冷却 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19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