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1877.X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5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桂晓明;魏立新;刘芳;庄泳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8 | 分类号: | E01D1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桥梁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桥梁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市政及公路桥梁,为了保障行车安全、通畅,防止桥面结构受降水侵蚀而影响桥梁的耐久性,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应设置完善的桥面排水系统,桥面排水系统的设计主要是桥上设置纵横坡排水,汇集降水后通过低坡处桥面进水口接进预埋在梁体及墩柱内的排水管引入地面排水系统。以前,由于施工质量和维护管理水平有限等原因,桥梁排水管一般采取敷设明管的方式,即在桥梁主梁及墩柱外挂排水管的方式,并在墩底接进道路排水管网;也有少数桥梁采用的是将排水管设置在主梁及墩柱的结构内部,但很多都出现了因为桥梁的温度伸缩变形,而使梁体与墩柱连接处的排水管断裂,另外,由于种种原因排水管堵塞后,无法清疏而导致内置管道报废,重新敷设明管则需要破除部分结构本体。
综上所述,目前桥梁排水系统存在诸多不足和缺点:外挂的排水管的管道暴露于桥梁表面,影响了桥梁的整体美观;内置的排水管对桥梁上下部结构相对变位的适应能力较差、日常维护、清疏困难,而且淤塞时不便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维护、清疏的内置排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排水系统,包括倾斜设置的桥面、设在桥面最低侧的进水口以及设在桥梁内且与进水口接通的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若干检查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排水管包括设在桥梁主梁内的主梁管和设在桥墩内的桥墩管,主梁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进水口和桥墩管接通,主梁管与桥墩管间设有活动过渡段。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活动过渡段包括设在桥墩管上端的双向变径管及伸入双向变径管内的主梁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主梁管包括进水口下方的第一竖管、与桥墩管接通的第二竖管及连接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横管,横管与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间均设有弯头。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横管在靠近第一竖管一侧设有与弯头接通的第一三通管,第一三通管的侧管口伸出主梁底面。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桥梁外侧设有外排水管,第一三通管的侧管口设有堵头或与所述外排水管接通。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检查口包括串联在排水管上的三通管及从三通管接出并伸出桥体外侧的检查管,检查管的管口处设有盖板。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主梁管在桥梁主梁与桥墩间设有第一检查口,桥墩管在桥墩基部设有第二检查口,第二检查口包括串联在桥墩管上的斜三通管及与斜三通管接通的斜检查管,斜检查管与斜三通管间设有渐缩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第二检查口下侧的桥墩管接入桥墩下方的道路排水管网,桥墩管在道路排水管网内设有第三检查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进水口内设有与第二竖管接通的地漏,所述地漏上方设有栅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排水系统中,设有坡度的桥面将雨水汇入进水口,再通过设在桥梁内部的排水管将雨水导出,设在桥梁内部的排水管,耐久性较好,克服了易被盗失的问题,同时改善了桥梁的整体外观,排水管上检查口的设置,方便了内置排水管的检查、维修及清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正立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立面图;
图3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C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梁排水系统,包括倾斜设置的桥面1、设在桥面1最低侧的进水口2以及设在桥梁内且与进水口2接通的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若干检查口。
本排水系统中,设有坡度的桥面1将雨水汇入进水口2,再通过设在桥梁内部的排水管将雨水导出,设在桥梁内部的排水管,耐久性较好,克服了易被盗失的问题,同时改善了桥梁的整体外观,排水管上检查口的设置,方便了内置排水管的检查、维修及清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排水管包括设在桥梁主梁内的主梁管3和设在桥墩内的桥墩管4,主梁管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进水口2和桥墩管4接通,主梁管3与桥墩管4间设有活动过渡段5。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活动过渡段5包括设在桥墩管4上端的双向变径管51及伸入双向变径管51内的主梁管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18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