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空心楼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0962.4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7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崔远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信平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蒋康铭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空心 楼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盖的结构,特别是一种空心楼盖的结构。
空心楼盖是一种现浇钢筋砼空心楼盖,具有节约建筑材料、减轻楼盖自重、施工便捷、性价比高等特点,广泛应用到现代建筑中。现有的空心楼盖的结构一般为在板面筋和板底筋之间均匀布置芯模,相邻芯模之间设置箍筋,注入混凝土凝固后形成。但现有的空心楼盖结构,其芯模正对的板面筋和板底筋之间缺少连接,由于芯模一般体积也较大,所以导致芯模所在的楼盖处抗浮能力较差,比较容易发生变形,影响楼盖的结构强度。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能增强结构强度,又能增强抗浮能力的空心楼盖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空心楼盖结构,包括板面筋和板底筋,以及布置在板面筋和板底筋之间的芯模,所述芯模具有贯通上、下表面的孔洞,一连接条上端与板面筋连接,下端穿过孔洞至板底筋处。
进一步,所述连接条悬挂在板面筋和板底筋之间。
进一步,所述连接条的下端与板底筋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连接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绑扎在板面筋和板底筋上。
进一步,所述连接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钩挂在板面筋和板底筋上。
进一步,所述连接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钩挂在板面筋和板底筋上。
进一步,所述连接条由刚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孔洞的芯模,并将连接条的上端与板面筋连接,下端穿过孔洞至板底筋处。当注上混凝土并且混凝土凝固后,连接条上端便固定板面筋处,下端便固定板底筋处,起到连接板面筋和板底筋的作用,增强楼盖的结构强度;连接条可直接悬挂板面筋上,不必与板底筋连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为进一步提升楼盖的整体结构强度和抗浮能力,连接条可采用悬挂或是绑扎或是钩挂或焊接在板面筋和板底筋上。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芯模上的孔洞,加设了连接条,加强上下混凝土板的连结,增强楼板的刚度,同时在采用焊接,绑扎,钩挂连接时,在施工过程中可增加抗浮作用,同时增强楼板的水平刚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一种新型空心楼盖结构,包括板面筋2和板底筋3,以及布置在板面筋2和板底筋3之间的芯模1,所述芯模1具有贯通上、下表面的孔洞,一连接条4的上端与板面筋2连接,下端穿过孔洞至板底筋3处。
作为优先,所述连接条4悬挂在板面筋2和板底筋3之间。连接条4采用悬挂的方式,其下端在注入的水泥凝固后,可固定在板底筋3上或是附近的位置,同样可以起到连接上下楼板的作用,提高楼盖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条4的下端与板底筋3连接在一起。其连接条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绑扎在板面筋2和板底筋3上,或是连接条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钩挂在板面筋2和板底筋3上。通过绑扎或是钩挂的形式,将连接条4与板面筋2和板底筋3连接,可进一步提高楼板的抗变形刚度及加强抗浮能力。
当然,除了悬挂、绑扎和钩挂外,还可以直接将连接条4焊接在板面筋2和板底筋3,或是其他可以将连接条4固定连接在板面筋2和板底筋3形式。另外连接条4的结构根据与板面筋2和板底筋3的连接形式设定,并无特定的形状,只需是刚性材料制成,且可与板面筋2和板底筋3连接的结构即可。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信平,未经熊信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09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物顶部的长掛距龙骨
- 下一篇:具有整体复位功能的混合控制减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