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内磁喇叭的导磁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0575.0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5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华;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高电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2 | 分类号: | H04R9/02;H04R9/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4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喇叭 磁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声器的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用于内磁喇叭的导磁体。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喇叭是由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和支撑系统组成。而通常,喇叭的磁路部分主要由磁体及夹板构成,内磁喇叭的磁体一般由U铁、磁钢和导磁体组成,磁钢放置于U铁内凹的空间底部,磁钢上放置导磁体,导磁体与U铁具有空隙,并且导磁体与U铁相对的侧壁集中分布磁力线。现有技术的导磁体就是一块实心的圆柱块。因此,这种结构的导磁体具有的缺点是:
1)由于导磁体是个实心的圆柱块,因此,导磁体中间部分也分布了一些磁力线,使导磁体的磁力线并不集中,减弱了磁场的强度;
2)同时,实心的导磁体整体重量重,中间部分的磁力线分布稀疏,因此,材料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使磁力线分布集中,又能减轻重量、节约材料成本的用于内磁喇叭的导磁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内磁喇叭的导磁体,包括导磁体本体,所述的导磁体本体为冷锻成型的具有内凹空腔的碗状。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在导磁体本体的中间部分设置了内凹的空腔,相当于挖去了导磁体的中间部分,因此,原本分布在这些地方的磁力线也集中在碗状的导磁体侧壁上,使磁力线分布更加集中,从而增加磁场的强度;
2)同时,内凹空腔的设置,使整个导磁体的重量减轻,节省了材料成本。
作为改进,所述的导磁体本体的与空腔相反的端面上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的深度范围为0.4mm~0.6mm,其中,所述的环形凹槽的最佳深度为0.5mm。采用以上这些结构后,使导磁体与磁钢的接触仅限于环形凹槽以内的区域,接触面积减小,因此,只要满足该区域的精度要求即可,方便加工。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内磁喇叭的导磁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磁体本体;2、空腔;3、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附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用于内磁喇叭的导磁体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导磁体本体1,所述的导磁体本体1为冷锻成型的具有内凹空腔2的碗状。
所述的导磁体本体1的与空腔2相反的端面上具有环形凹槽3。所述的环形凹槽3的深度范围为0.4mm~0.6mm,本实话例中,所述的环形凹槽3的深度为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高电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科高电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05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