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平板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9916.2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9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许慧云;李太坤;林康;张志军;邹海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松元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 35101 | 代理人: | 陈建华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厦门市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平板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平板天线。
背景技术
平板天线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批量生产,且性能可靠的特点,因此广泛采用在卫星定位,RFID射频读写等领域。平板天线是由一陶瓷平板基体,附着于陶瓷平板基体上的辐射面和反射面电极,以及贯穿陶瓷平板基体并于辐射面连接的馈针组成。使用时,将馈针伸出陶瓷平板基体的部分插入预定的电路板孔,焊接后使平板天线加入电路系统,可以起到接受或发射信号的作用。
当平板天线放置于电路板上时,由于其背面朝下,对于线路较密集的电路板,有可能会发生平板天线反射面电极与馈针在电路板上的焊接点走线接触的现象,造成平板天线短路而无法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平板天线,避免出现由于反射面电极与馈针在电路板上的焊接点走线接触的现象,防止因此造成平板天线短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所述一种改进的平板天线,它包括平板天线,其特征是:在平板天线的背面、馈针通过的位置,亦即在陶瓷平板基体上设一凹陷,让附着在陶瓷平板基体上的反射面电极与馈针之间留有空间。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陶瓷平板基体上设一直径为2.0—3.5mm 、深度为0.1—0.3mm的凹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陶瓷平板基体上设一凹陷,让反射面电极不会接触到馈针在电路板上的焊接点,防止平板天线短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反射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 凹陷,2. 陶瓷平板基体,3. 反射面电极,4. 馈针,5. 辐射面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改进的平板天线,如图1、2、3所示,在平板天线的背面、馈针通过的位置,亦即在陶瓷平板基体上设一凹陷1,让附着在陶瓷平板基体2上的反射面电极3与馈针4之间留有空间。本实用新型在所述陶瓷平板基体上设一直径为2.0—3.5mm 、深度为0.1—0.3mm的凹陷。图2中还标有辐射面电极5。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陶瓷平板基体上设一凹陷,让反射面电极不会接触到馈针在电路板上的焊接点,防止平板天线短路。
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方法,反射面电极及辐射面电极是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覆盖在陶瓷平板基体的正反两表面,采用高温金属化银电极的方式,使银电极与陶瓷平板基体粘接在一起,再使用焊锡,将馈针穿过陶瓷平板基体预定的孔并焊接在辐射面电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松元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松元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99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