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内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9280.1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0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扬;齐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百康医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宋丹氢;张天舒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内透镜(IOL)。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植入眼睛内用以矫正眼屈光误差的眼内透镜。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于2003年2月21日提交了题为《眼内屈光透镜及其植入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03115498.0,公开号为CN1466934A,在此以非限定的方式全文引用并入本申请,以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
近年来,随着眼科显微手术技巧的日臻完善、眼内透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普及和提高。在眼内透镜的临床应用中,发现眼内透镜在使用中会发生眩光现象,也称为漏光现象。眼内透镜的中心部分是光学体,也称为光学区,该光学区构成光通道,期望的情况是,进入人眼的光线要经过光学区,从而光学区能够提供适当的屈光调整,以获得期望的眼内成像效果。但是,有些情况下,光线会从光学区外围穿过,即发生“漏光”的现象。由于绕过光学区的光没有经过光学区的屈光调整,因此使眼睛获取的光学成像发生异常。
典型地,本领域长期以来都是将眼内透镜的光学区设置为圆形区域。通常的情况下,将圆形光学区的直径设置为5mm。但是,瞳孔直径有时会大于5mm,以及,患者自身的条件也存在差异,因此,当眼内透镜的光学区直径略小于瞳孔直径时,会发生漏光的现象。
对于上述问题,常规采取的措施是将现有的圆形光学区的半径扩大,即,提供更大的圆形光学区。举例说明,本领域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将常规的圆形区域的直径由例如5mm扩大到例如5.5mm或者更大的尺寸,从而避免眩光发生。
另外,请参见1999年10月21日由博士伦外科公司提交的申请号为99815402.4,公开号CN1342059A,题为《柔性眼内透镜》的中国专利申请,其中,披露了一种眼内透镜,为了减小在强光下或瞳孔58被扩大等情况下因进入眼睛10的光照射到透镜的外周边缘30上而产生的眩光,可以在光学部分28中靠近外周边缘30处形成一个眩光减小带56,其宽度为约0.25至0.75mm。典型地,眩光减小带56用与光学部分28相同的材料制成。
上述改进虽然会改善漏光现象,但是,因为需要使带有光学构造的区域整体扩大直径,因此,增大的光学区边缘可能会对眼内组织带来更多的机械性刺激或伤害,从而可能引发潜在的安全问题。
目前本领域仍然希望更进一步的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眼内透镜,用于避免眩光现象,同时尽量避免或减小因改进措施引发眼内透镜的光学部分对眼睛的刺激。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眼内透镜,其包括光学体和支撑体,该眼内透镜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光学体具有大致椭圆形状,其长轴设置于水平方向,以及短轴设置于竖直方向。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将常规采用的圆形光学体更改为椭圆形光学体。换而言之,仅将光学体的水平尺寸增长。
本实用新型的提出是基于如下观察和发现:由于眼睛的上下眼睑的遮挡作用,实际上,漏光(眩光的产生)几乎不会从光学区的上下侧进入,绝大部分情况下,漏光(眩光的产生)容易从眼睛的两侧进入并绕过光学体。如果仅仅增加光学体的横向(左右方向)尺寸而大致维持原有的上下方向尺寸,则可以有效克服眩光现象。
基于上述发现,本实用新型提出新的光学区设计,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借助于现有的透镜加工技术,容易实现上述的椭圆形光学区设计,从而修改相关模具用以加工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眼内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方面,优选上述的眼内透镜的光学体的短轴方向直径为约4.0mm至约6.5mm,长轴方向的直径为约5.0mm至约7.0mm,并且,所述短轴方向直径小于所述长轴方向直径。
更优选的,光学体的短轴方向的直径为约4.5mm至约6.0mm,以及,光学体的所述长轴方向的直径为约5.5mm至约6.5mm,并且,该短轴直径小于该长轴直径。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光学体的短轴方向的椭圆直径为约5.0mm,长轴方向的椭圆直径为约6.0mm至约6.2mm。
另外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眼内透镜的光学体设计可以应用于眼前房眼内透镜,以及眼后房的眼内透镜。针对眼后房透镜,可以应用于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也可以应用于无晶体眼人工晶状体(用于晶体置换的人工晶状体)。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改进了传统的片状眼内透镜的光学区或者光学体的形状,将圆形透镜改为椭圆形透镜。本实用新型的光学体可以应用于多种类型的眼内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百康医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百康医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92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