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粘损静态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8914.1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2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彦;路江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宝彦 |
主分类号: | B01F5/00 | 分类号: | B01F5/00;B01F3/08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粘损 静态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注入聚合物母液或三元液的静态混合器,具体涉及一种低粘损静态混合器。
背景技术:
油田三次采油所用的注入液,是由聚合物母液或三元液与水充分混合后,通过注聚井注到地下,来达到提高产油量的目的。混合过程要求聚合物母液或三元液与水混合液的粘度降低要小,即低粘损,而且混合充分均匀。但普通静态混合器对聚合物母液或三元液与水的混合,粘度损失过大,混合效果差,浪费了聚合物,增加采油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粘损静态混合器,它结构设计合理、混合过程粘度降低小,混合充分、均匀,且结构紧凑、安装清理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该低粘损静态混合器,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由进液口、出液口、筒体,右旋芯旋片,左旋边旋片、左旋芯旋片,右旋边旋片,分散单元构成,进液口和出液口内均分别设有分散单元,两个左旋边旋片以对称方式安置在右旋芯旋片的外部,在右旋芯旋片的外边缘与左旋边旋片的内边缘的交汇处点焊牢固,形成第一旋流切割单元;两个右旋边旋片以对称方式安置在左旋芯旋片的外部,在左旋芯旋片的外边缘与右旋边旋片的内边缘的交汇处点焊牢固,形成第二旋流切割单元,第一旋流切割单元和第二旋流切割单元相间排列设在筒体内,第一旋流切割单元和第二旋流切割单元相交的端部通过焊接连接成一体,其一体的两端分别与分散单元相连,右旋芯旋片和左旋边选片的旋转方向分别与左旋芯旋片和右旋边旋片的旋转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的分散单元通过螺纹套管设在进液口和出液口内。
优选地,所述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外分别设有法兰或卡箍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低粘损静态混合器,在筒体的内部装有多个旋流切割单元,每个旋流切割单元由芯旋片和其外侧的边旋片构成,流体在经过此旋流切割单元后,中心处的流体和边缘处的流体的旋流方向相反,两者在交汇处混合,且流体从一个旋流切割单元进入另一个旋转方向与其相反的旋流切割单元,使流体的旋转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产生漩涡加碰撞的效应,在漩涡和碰撞处产生了湍流,这种效应进一步使液体得到更加充分的混合。由于这些作用均是在液体内部发生,所以混合过程对聚合物母液的粘度损失较小。本实用新型具有混合过程粘度降低小,混合充分均匀、结构紧凑、安装清理方便快捷等优点,可达到油田注聚合物或三元液混合指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低粘损静态混合器,由进液口1、出液口2、筒体3,右旋芯旋片4,左旋边旋片5、左旋芯旋片6,右旋边旋片7,分散单元8构成,两个左旋边旋片5以对称方式安置在右旋芯旋片4的外部,在右旋芯旋片4的外边缘与左旋边旋片5的内边缘的交汇处点焊牢固,形成第一旋流切割单元;类似地两个右旋边旋片7以对称方式安置在左旋芯旋片6的外部,在左旋芯旋片6的外边缘与右旋边旋片7的内边缘的交汇处点焊牢固,形成第二旋流切割单元,一个混合器装有多个第一旋流切割单元和第二旋流切割单元,且两者相间布置,并于各单元的端部焊接连接成一整体,再在连接后的整体的尾端连接一个或多个分散单元8,将连接成串形的第一旋流切割单元、第二旋流切割单元及分散单元安装在筒体3内,分散单元8可通过螺纹套筒9安装在进液口1或出液口2内,这样可便于对分散单元8进行安装与拆卸,方便对其进行抽出清洗。进液口1和出液口2外分别设有法兰或卡箍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过程是:从进液口1的法兰或卡箍头流入的聚合物母液或三元液和水,通过第一旋流切割单元时,中心附近的流体在右旋芯旋片4作用下产生顺时针方向旋转,边缘附近的流体在左旋边旋片5作用下产生逆时针方向旋转,不同旋向的流动在其交汇处发生液体剪切混合作用。由于第二旋流切割单元的左旋芯旋片6和右旋边旋片7分别与第一旋流切割单元的右旋芯旋片4和左旋边旋片5旋向相反,使流体流过第一旋流切割单元后进入下一个第二旋流切割单元时,中心附近的流体在左旋芯旋片6作用下产生逆时针方向旋转,边缘附近的流体在右旋边旋片7作用下产生顺时针方向旋转,流体从一个单元进入另一个单元,流体改变旋转方向,产生反方向旋转,因此产生漩涡加碰撞的效应,在漩涡和碰撞处产生了湍流,这种效应进一步使液体得到更加充分的混合。由于这些作用均是在液体内部发生,所以混合过程对聚合物母液的粘度损失较小。流体在流过末级的第二旋流切割单元后,安装在出液口2内的分散单元8使流体均匀分散并由出液口2处排出。对混合后的液体取样分析,粘度损失小,混合效果好,达到油田注聚合物或三元液混合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宝彦,未经李宝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89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