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铁隧道断面积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8301.8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7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魏永久;丁道祥;杨赫;陶毅;赵辉;王伟;吴昊;赵梦;周文波;范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7/06 | 分类号: | G01C7/06;G01B11/2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11001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断面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断面积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高铁隧道断面积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从空气动力学分析和实践证明:高速铁路隧道断面有效面积是限制列车速度因素之一,倘若隧道断面积过小,而动车速度过快,由于空气气流的作用,很可能使动车晃动偏离,造成事故发生。所以,对于隧道断面有效面积必须加以重视,严格掌握。
高速铁路隧道净空大,对其断面积进行高速动态检测有一定难度。难点在于需要在同一时刻检测同一断面周长所有点的数值。尤其对于高速铁路双线隧道邻线对侧距离远的测量难度更大。常规的激光或雷达扫描测量,均存在螺旋弧轨迹及测量点的间距过大问题,计算不出准确的隧道断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精确计算出隧道断面积,特提供了一种高铁隧道断面积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铁隧道断面积检测系统,包括计算机图像识别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铁隧道断面积检测系统,包括框架12,一号CCD摄像机1,二号CCD摄像机2,三号CCD摄像机3,四号CCD摄像机4,五号CCD摄像机5,六号CCD摄像机6,七号CCD摄像机7,八号CCD摄像机8,九号CCD摄像机9,十号CCD摄像机10,十一号CCD摄像机11,激光发射装置13;
其中:框架12结构为车体断面形状的槽钢焊接结构,一号CCD摄像机1、二号CCD摄像机2和三号CCD摄像机3分别布置在框架12的右侧面;四号CCD摄像机4、五号CCD摄像机5和六号CCD摄像机6分别布置在框架12的上方;七号CCD摄像机7、八号CCD摄像机8和九号CCD摄像机9分别布置在框架12的左侧面;十号CCD摄像机10和十一号CCD摄像机11布置在框架12的下部,各摄像机的图像信号,输出给计算机图像识别处理系统;
激光发射装置13共有12个,其中框架12的上部安装4个激光发射装置13,框架12的左、右侧面各安装3个激光发射装置13,框架12的下部安装2个激光发射装置13。
所述的一号CCD摄像机1和九号CCD摄像机9摄取隧道断面14下部图像,下倾角为16.7度,外倾角为21度;二号CCD摄像机2和八号CCD摄像机8摄取1.6~3.2米高度隧道断面14的图像,水平倾角0度,外倾角21度;三号CCD摄像机3和七号CCD摄像机7摄取3.2~5.2米高度隧道断面14的图像,上倾角13度,外倾角21度;四号CCD摄像机4和六号CCD摄像机6摄取隧道断面14顶部两侧的图像,上倾角30度,外倾角20度;五号CCD摄像机5摄取隧道断面14顶部中间位置的图像,上倾角33.7度,水平倾角0度;十号CCD摄像机10和十一号CCD摄像机11摄取钢轨顶面及内面图像,下倾角30度。
所述的激光发射装置13氦氖激光器。
检测系统的检测原理及方法是:应用激光扩束技术,将激光点光源扩束为面光源,照射在隧道洞壁上,形成一条高亮度的光带,作为检测基准。摄像机瞬间将隧道断面全部摄录下来,利用计算机图像识别处理系统计算隧道断面积,从而解决高速铁路隧道断面积的检测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铁隧道断面积检测系统,能够在同一时刻快速检测隧道同一断面上的各点尺寸的装置,将其安装在能够在高速铁路上行驶的车体内,组成断面积及限界检测车。该车可以用高铁线路维修车牵引,适应列车变速行进中测量,符合高速铁路运营管理模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CCD摄像机安装在框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激光发射装置安装在框架上的结构及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铁隧道断面积检测系统,包括计算机图像识别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铁隧道断面积检测系统,包括框架12,一号CCD摄像机1,二号CCD摄像机2,三号CCD摄像机3,四号CCD摄像机4,五号CCD摄像机5,六号CCD摄像机6,七号CCD摄像机7,八号CCD摄像机8,九号CCD摄像机9,十号CCD摄像机10,十一号CCD摄像机11,激光发射装置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沈阳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83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品流量自动计量信息系统
- 下一篇:燃煤水蒸汽助燃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