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钩葫芦式翻转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8289.0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9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其忠;卢光明;何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鼎力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0 | 分类号: | B66F11/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沈国安 |
地址: | 2144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钩 葫芦 转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转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双钩电动葫芦进行起吊转移的翻转车,属于机械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加工领域,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要使用翻转车对一些金属废料进行转移,以免废料占据工作空间,影响生产效率;常规的翻转车对料斗进行翻转时,其转动所用的马达为横向安装,这种安装方式占用较多空间,增大了设备的体积;同时,对料斗进行起吊使用钢丝绳起吊方式,钢丝绳不够安全,当其中的某一根钢丝绳断裂时,其他钢丝绳将受到横向的拉力,将影响其使用寿命,容易发生断裂,增加了安全隐患的风险;并且常规的钢丝绳起吊方式仅使用一台马达,从而使得提升力不够,且平衡性较差,而其使用两台马达的话,同步性能不够,无法进行同步升降,从而影响起吊速度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提升力强且稳定性好的双钩葫芦式翻转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钩葫芦式翻转车,所述翻转车包含有行走架和翻转机构,所述行走架通过其顶部两端设置的行走小车行走于行走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架底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电动葫芦,有一同步箱位于两个电动葫芦之间,且同步箱的箱体内设置有同步轴一和同步轴二,所述同步轴一和同步轴二通过套装与其上的齿轮相啮合传动,所述同步轴一和同步轴二分别与两个电动葫芦的驱动轴相连;上述两个电动葫芦的链条与翻转机构相连。
本实用新型双钩葫芦式翻转车,所述同步箱的箱体内设置还有中间轴,该中间轴与同步轴一和同步轴二通过齿轮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双钩葫芦式翻转车,所述中间轴与一高度限位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双钩葫芦式翻转车,所述翻转机构包含有料斗和起吊支撑板,所述起吊支撑板左右设置有两块,且两个电动葫芦的链条分别通过吊钩连接至两块起吊支撑板的顶部,所述料斗设置于两块起吊支撑板之间,且料斗两端分别通过转轴架设于起吊支撑板上,起吊支撑板上设置有一联轴器,该联轴器的输出端与转轴相连,该联轴器的输入端与一减速箱的输出端相连,该减速箱的输入端与一竖向安装的马达的输出轴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环链电动葫芦进行起吊,链条的安全性能更高,不容易发生断裂;同时,设置了两台电动葫芦构成双钩电动葫芦,因此不但提升能力更高,而且稳定性更好,运输过程中更为平稳,且在两台电动葫芦之间设置同步箱,通过同步箱的协同作用使得左右两台电动葫芦起吊动作一致;与同步箱相连的高度限位器通过对转动圈数的计量,可方便的对提升高度进行计算,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对于翻转机构而言,竖向安装的马达能够节约更多的空间,从而有利于减小设备体积,增加了操作的灵活性,减少了对工作场地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钩葫芦式翻转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钩葫芦式翻转车的两个电动葫芦同步驱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钩葫芦式翻转车的图2的 放大图。
其中:
行走架1、电动葫芦2、同步箱3、翻转机构4、马达5、联轴器6;
行走小车1.1、行走梁1.2;
驱动轴2.1、链条2.2;
同步轴一3.1、同步轴二3.2、中间轴3.3、高度限位器3.4;
料斗4.1、起吊支撑板4.2、转轴4.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双钩葫芦式翻转车,所述翻转车包含有行走架1和翻转机构4,所述行走架1通过其顶部两端设置的行走小车1.1行走于行走梁1.2上,所述行走架1底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电动葫芦2,有一同步箱3位于两个电动葫芦2之间,且同步箱3的箱体内设置有同步轴一3.1和同步轴二3.2,所述同步轴一3.1和同步轴二3.2通过套装与其上的齿轮相啮合传动,所述同步轴一3.1和同步轴二3.2分别与两个电动葫芦2的驱动轴2.1相连;所述同步箱3的箱体内设置还有中间轴3.3,该中间轴3.3与同步轴一3.1和同步轴二3.2通过齿轮相啮合,且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数量的中间轴3.3,所述中间轴3.3与一高度限位器3.4相连,且高度限位器3.4通过与中间轴3.3传动,从而获悉电动葫芦2的驱动轴2.1旋转的圈数,因此可计算出电动葫芦2的链条2.2上升的高度;
所述翻转机构4包含有料斗4.1和起吊支撑板4.2,所述起吊支撑板4.2左右设置有两块,且两个电动葫芦2的链条2.2分别通过吊钩连接至两块起吊支撑板4.2的顶部,所述料斗4.1设置于两块起吊支撑板4.2之间,且料斗4.1两端分别通过转轴4.3架设于起吊支撑板4.2上,起吊支撑板4.2上设置有一联轴器6(两块起吊支撑板4.2中的任意一块均可),该联轴器6的输出端与转轴4.3相连,该联轴器6的输入端与一减速箱的输出端相连,该减速箱的输入端与一竖向安装的马达5的输出轴相连;减速箱的作用在于将竖向安装的马达5在竖向上的转动转换为水平方向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鼎力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鼎力起重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82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