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地源热泵高效“裸井”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8264.0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8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峰;高学军;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武汉金堂专利事务所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源热泵 高效 裸井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行业地源热泵领域及生活热水供应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地源热泵高效“裸井”换热器。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节能已经成为潮流,环保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建筑节能领域中,地源热泵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中央空调系统,获得了飞速发展。一种“裸井”式地源热泵较常规U型埋管换热器换热效率较高、占地面积较少、初投资较小,施工工期较短,是一种高效的地源热泵技术,但是,该系统的适用条件苛刻,只适宜在开孔即强岩层(如花岗岩、石英砂岩等)的地区或者覆盖层不厚(30m以内)且覆盖层下为强岩层的地区。遗憾的是国内很多地区不具备这样的地质条件;因此,改进地源热泵室外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及施工工艺,提高换热器的适用范围将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原有的地源热泵室外“裸井”换热器,扩大裸井换热器的应用范围,代替常规的地源热泵U型埋管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地源热泵高效“裸井”换热器,包括:初始钻孔壁1,初始钻孔壁1内设置有钢套管2,在初始钻孔壁1与钢套管2之间为浆料层3,钢套管2的下方设置有具有导入作用的保护挡板5,钢套管2内侧靠近内孔壁设置有注浆管4,注浆管4在钢套管2底部设置一个三通,通过一个90°弯头形成在套管底部对称的两个注浆口6;钢套管2内部设置有潜水泵7及回水管9,潜水泵7与抽水管8相连。
所述的初始钻孔壁1采用勘察钻机或者潜孔锤钻机成孔,孔径150mm,孔深80m~200m;
所述的保护挡板5直径小于钢套管2的直径;下套管时起到导入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地源热泵高效“裸井”换热器是这样实现的:
①采用勘察钻机或者潜孔锤钻机进行钻孔;
②成孔后,将钢套管2植入初始钻孔内,套管2内侧靠近内孔壁设置一DN32钢制注浆管;
③在钢套管2底部设置一个三通,分成两个注浆口6;保护挡板5主要是为了防止注浆口6在下管过程中被封堵,起保护注浆口的作用;
④在钢套管2底端设置保护挡板5;
⑤套管安装到位后,通过注浆管4向初始孔壁1和钢套管2之间注浆,注浆料为微膨胀水泥;
⑥待水泥浆凝固后,便形成了“裸井”,即可使用“裸井”换热技术。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地源热泵高效“裸井”换热器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设置钢套管2并在套管和钻孔之间的间隙注浆,将原本不稳定的岩土地质条件进行固化,人为造成“裸井”(成孔及固化工艺原理详见附图1)。成孔后,向裸孔内注水,抽水管8深入到裸孔底部,潜水泵7通过抽水管8抽水至热泵机组换热,换热后的介质(水)通过回水管9回至裸井顶部,回水在底部抽水负压作用下自裸井顶部下流至底部,在自上而下的流动过程中,水流与固化后的裸井井壁换热,换热充分后,在底部又被抽水管抽至热泵机组换热,如此循环,形成高效稳定的地源热泵室外换热器,通过热泵机组能够持续而稳定的提供冷热服务。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地源热泵高效“裸井”换热器的优点是:比常规地源热泵埋管换热器效率高3倍以上,消除了常规换热器存在的冷热不平衡现象;适用与不同地质条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地源热泵系统的施工成本,缩短了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改进的地源热泵高效“裸井”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改进的地源热泵高效“裸井”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地源热泵高效“裸井”换热器,包括:初始钻孔壁1,初始钻孔壁1内设置有钢套管2,在初始钻孔壁1与钢套管2之间为浆料层3,钢套管2的下方设置有具有导入作用的保护挡板5,钢套管2内侧靠近内孔壁设置有注浆管4,注浆管4在钢套管2底部设置一个三通,通过一个90°弯头形成在套管底部对称的两个注浆口6;钢套管内部设置有潜水泵7及回水管9,潜水泵7与抽水管8相连。
所述的初始钻孔壁1采用勘察钻机或者潜孔锤钻机成孔,孔径150mm,孔深80m~200m;
所述的保护挡板5直径小于钢套管2的直径;下套管时起到导入的作用。
一种改进的地源热泵高效“裸井”换热器设计尺寸为:
1、成孔:初始钻孔采用勘察钻机或潜孔锤钻机或者石油钻井成孔,孔径150mm,孔深80m~200m;
2、钢套管2:套管孔径110mm,厚度采用6mm,采用镀锌钢管或者不锈钢材质;
3、注浆管4:孔径DN32,厚度采用2.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82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阀杆闸阀
- 下一篇:一种软密封闸阀的阀板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