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碎枝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8101.2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7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陈诚;朱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江集团浙江亿江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29/02 | 分类号: | A01F29/02;A01F29/09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蔡正保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碎枝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粉碎装置,特别是一种动力碎枝机。
在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经常需对果树及绿化树木进行修剪,保证高产或美观。
为了解决修剪下的枝条占用空间,运输麻烦等问题,人们设计出了不同结构的碎枝机,如中国专利文献记载的碎枝机[申请号:200510061055.4;公告号:C N100369676C],转盘上设有V型长刀,转盘及切刀位于刀筒内,刀筒上开设有刀筒筛孔。该结构虽然能够将枝条粉碎,但还是存在着一些缺陷:1、刀筒筛孔容易堵塞及磨损逐渐增大等问题。2、不适合粉碎大口径枝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动力碎枝机,本动力碎枝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粉碎效率及避免发生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动力碎枝机,包括动力输入轴、具有涡室的涡壳组件和位于涡室内的刀盘组件,所述的刀盘组件包括刀盘体和粉碎刀片,所述的动力输入轴伸入涡室内与刀盘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刀片运动最大圆形轨迹外侧围设有挡料板,所述的挡料板的一边部与涡壳组件固定连接,另一边面与刀盘体之间具有过料间隙。
本动力碎枝机的挡料板内侧空间体积小于涡室体积,即使枝条小空间内粉碎,由此有效地提高了枝条被粉碎刀片切割次数,使枝条被粉碎的更小,进而再从挡料板与刀盘体之间的过料间隙排至挡料板外侧,最后从涡室内排出。过料间隙呈环形,使得粉碎颗粒更易从过料间隙中通过,有效降低堵塞率。
作为优先,在上述的动力碎枝机中,所述的挡料板的直径是粉碎刀片运动最大圆形轨迹直径的1.25~1.4倍。该结构的粉碎效率最高。
作为优先,在上述的动力碎枝机中,所述的挡料板的直径为涡室直径的65%~75%。
在上述的动力碎枝机中,所述的挡料板的直径为刀盘体直径的70%~80%。
在上述的动力碎枝机中,所述的过料间隙的宽度为涡室工作宽度的65%~80%。
在上述的动力碎枝机中,所述的涡壳组件包括涡壳底座和扣合在涡壳底座上的涡壳盖;所述的挡料板与涡壳盖固定连接。涡壳盖通过螺栓固定在涡壳底座上,当刀盘组件发生故障或过料间隙发生堵塞时,可将涡壳盖卸除进行维护。
在上述的动力碎枝机中,所述的涡壳组件上固连有粗枝入料管道;所述的粗枝入料管道内端穿入挡料板内侧空间中;所述的粗枝入料管道相对于刀盘体倾斜设置。
在上述的动力碎枝机中,所述的涡壳组件上固连有粗枝入料管道;所述的粗枝入料管道内端穿入挡料板内侧空间中;所述的粗枝入料管道相对于刀盘体倾斜设置。
在上述的动力碎枝机中,所述的粗枝入料管道轴心相对于刀盘体倾斜角度为42°~45°。
在上述的动力碎枝机中,所述的粗枝入料管道轴心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角度为62°~68°。
在上述的动力碎枝机中,还包括内燃机,所述的火花塞连接导线中串联有安全开关,所述的安全开关的壳体固定在涡壳底座上,所述的涡壳盖与安全开关的按钮相抵靠。当涡壳盖固定在涡壳底座上时,涡壳盖与安全开关的按钮相抵靠,此时安全开关处于接通状态,即此状态下内燃机能点火运行带动刀盘组件旋转。当将涡壳盖从涡壳底座上卸下后,安全开关的按钮自动弹出,此时安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即此状态下内燃机无法点火运行;进而保证维护刀盘组件等部件时操纵的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动力碎枝机由于采用内燃机驱动,因此具有使用地域广的优点。本动力碎枝机由于设置挡料板,因此具有粉碎效率高且不易发生堵塞的优点。本动力碎枝机即适合粉碎小树枝,也适合粉碎大树枝,因此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本动力碎枝机还具有设计合理,性能稳定的优点。
图1是本动力碎枝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动力碎枝机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动力碎枝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动力碎枝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动力碎枝机去除涡壳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动力碎枝机涡壳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力输入轴;2、涡壳组件;2a、涡室;2b、涡壳底座;2c、涡壳盖;2d、螺栓连接座;3、刀盘组件;3a、刀盘体;3b、粉碎刀片;3c、粗枝切刀;4、挡料板;4a、让位口;4b、过渡挡板;4c、让位孔;5、进料斗;6、粗枝入料管道;h1、过料间隙;h2、涡室工作宽度;α、粗枝入料管道轴心相对于刀盘体倾斜角度;β、粗枝入料管道轴心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江集团浙江亿江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钱江集团浙江亿江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81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