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震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7634.9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2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华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华富 |
主分类号: | B62K3/02 | 分类号: | B62K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100 福建省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工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避震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自行车可分为:普通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健身自行车、场地自行车、山地自行车、速降自行车、斜躺自行车、踏板驱动自行车、旅行自行车、越野公路车、双人/多人自行车、折叠车电动自行车,由于自行车作为环保的代步工具,依然被广泛使用,不过目前的自行车大多避震效果差,容易破损,同时目前的杠杆弹簧式减震自行车的结构复杂,同时减震效果不明显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避震自行车,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自行车避震效果差、使用寿命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避震自行车,包括前后两车轮及与车轮连接的车架,所述车架上设有与前车轮连接的第一车架钢管、与后轮连接的第二车架钢管,所述第一车架钢管与第二车架钢管间设有避震钢板。
所述避震钢板包括与第一车架钢管及第二车架钢管均连接的上避震钢板及下避震钢板,所述上避震钢板与下避震钢板前间距为6.5cm,后间距为6.5cm至12cm。
所述避震钢板包括与第一车架钢管连接的前避震钢板及与第二车架钢管连接的上下两后避震钢板,所述前避震钢板伸入上下两后避震钢板中且伸入上下两后避震钢板的部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挡板,该挡板可分别抵接上下两后避震钢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前避震钢板及上下两后避震钢板自上而下的相应位置分别设有螺孔,该螺孔上设有可上下调节的螺母手控按钮。
所述第二车架钢管为三角形结构。
所述避震钢板厚6mm,宽44mm。
所述避震钢板厚8mm,宽48mm。
所述避震钢板为弹簧钢板。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避震自行车具有结构简单牢固、避震效果明显、外形美观、制造简单无需维修等优点,同时该避震自行车钢板的减震缓冲作用能延长轴承和轮胎的使用寿命,即使车钻墙前杈和车圈也不会变形,采用该车表演,能跳得更高,即使台阶也能轻松下行,同时克服了现有杠杆弹簧式减震自行车结构复杂而减震效果不明显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前后避震钢板连接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考图1,一种避震自行车,包括前后两车轮11、12及与车轮连接的车架2,车架2上设有与前车轮11连接的第一车架钢管21、与后轮12连接的第二车架钢管22,第二车架钢管22为三角形结构。第一车架钢管21与第二车架钢管22间设有避震钢板3。避震钢板3为弹簧钢板。
避震钢板3包括与第一车架钢管21及第二车架钢管22均连接的上避震钢板31及下避震钢板32,上避震钢板31与下避震钢板32的前间距A为6.5cm,后间距B为6.5cm至12cm。所述避震钢板厚6mm,宽44mm。钢管21、22的管壁在2.3毫米以上。
该避震自行车采用弹簧钢板通过焊接技术替代自行车三角架,使人体重力直接作用在避震钢板3上,以实现避震的目的,同时具有结构简单牢固、避震效果明显、外形美观、制造简单无需维修等优点,同时该避震自行车的避震钢板3的减震缓冲作用能延长轴承和轮胎的使用寿命,即使车钻墙前杈和车圈也不会变形,采用该车表演,能跳得更高,即使台阶也能轻松下行,同时克服了现有杠杆弹簧式减震自行车结构复杂而减震效果不明显的缺点
实施例二
参考图2、图3,一种避震自行车,包括前后两车轮11、12及与车轮连接的车架2,车架2上设有与前车轮11连接的第一车架钢管21、与后轮12连接的第二车架钢管22,第二车架钢管22为三角形结构。第一车架钢管21与第二车架钢管22间设有避震钢板3。该避震钢板3为弹簧钢板。
避震钢板3包括与第一车架钢管21连接的前避震钢板31及与第二车架钢管22连接的上下两后避震钢板32、33,前避震钢板31伸入上下两后避震钢板32、33中且伸入上下两后避震钢板32、33的部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挡板311、312,挡板311可抵接上下两后避震钢板32、33左侧,挡板312可抵接上下两后避震钢板32、33的右侧,前避震钢板31及上下两后避震钢板32、33自上而下的相应位置分别设有螺孔4,该螺孔4上设有可上下调节的螺母手控按钮5。避震钢板3厚8mm,宽48mm。钢管21、22的管壁在2.3毫米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华富,未经林华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76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相控电容调谐装置
- 下一篇:整流器和半导体集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