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一体化压水堆的压力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7231.4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0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申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3/00 | 分类号: | G21C13/00;G21C13/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高爽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一体化 压水堆 压力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一体化压水堆的压力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三段式结构的小型一体化压水堆的压力容器。
背景技术
一体化压水堆指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主设备,如主泵、蒸汽发生器、稳压器、控制棒驱动机构以及其它堆内构件,通过无管道的连接方式和压力容器一体化连接和安装。这种压力容器和主设备一体化的连接方式,消除了主管道,减少了设备数目,提高了安全性;且可以通过在工厂模块化预制,然后到现场安装,缩短了工程建造时间。
一体化压水堆中,主设备和压力容器的连接和安装方式与压力容器的结构密切相关。一般而言,蒸汽发生器都置于压力容器内部,而主泵和控制棒驱动机构由于存在电磁线路,因此更多地置于压力容器外部。(也存在控制棒驱动结构置于压力容器内部的情况,这种情况对电磁线圈的高温工作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一体化压水堆的压力容器结构,首先必须满足主设备的安装和维修要求;其次由于大量的设备依靠压力容器支承,以及较多的给水管道、蒸汽管道等通过压力容器贯穿,因此压力容器的结构要满足工程力学要求。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小型一体化压水堆的压力容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满足了主设备的安装和维修,以及强度方面要求的小型一体化压水堆的压力容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一体化压水堆的压力容器,包括下段筒体、与下段筒体固定连接的中段筒体,以及固定于中段筒体另一端的上部顶盖。
中段筒体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筒体和直径小于第一筒体的第二筒体;第一筒体与下段筒体连接,第二筒体与上部顶盖连接;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衔接的径向表面为一水平面,第一筒体水平径向表面上布置若干主泵安装平台。
第一筒体内部与第一筒体水平径向表面相对应的径向表面为弧形。
第一筒体的外壁上沿周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给水管道,以及与给水管道轴向位置对应的数目一致的若干蒸汽管道。
第一筒体的轴向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直接注入/输出管。
第二筒体内安置有稳压器。
第二筒体外壁上设置有吊篮悬挂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 “三段式”压力容器结构,能够实现主泵、蒸汽发生器、稳压器、控制棒驱动机构等一回路主设备的一体化布置,提供了不受轴向限制的主泵布置空间和主泵固定架布置空间,提供了稳压器的布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三段式压力容器结构便于主设备的安装和维修。具体地说,通过打开中段筒体和下段筒体的法兰,可以布置和维修堆芯、蒸汽发生器及其它下部堆内构件;通过打开上顶盖和中段筒体的法兰,可以在换料时直接取出燃料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段筒体结构,方便主泵的安装。具体地说,中段筒体提供了水平径向表面,其上可以布置若干主泵安装平台;而内部的弧形结构可以较好地支撑主泵重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段筒体结构,实现了给水管道和蒸汽管道,以及直接注入/输出管,在同一段筒体内布置,能够满足贯穿件带来的力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小型一体化压水堆的压力容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小型一体化压水堆的压力容器的中段筒体的示意图
图中:1为控制棒驱动机构,2为上部顶盖,3为主泵安装平台,4为中段筒体,5为直接注入/输出管,6为给水管道,7为蒸汽管道,8为下段筒体,9为第二筒体,10为第一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从下往上分为三段,分别是下段筒体8、中段筒体4和上部顶盖2,下段筒体8和中段筒体4及中段筒体4与之间采用法兰连接,上部顶盖2之上设置有控制棒驱动机构,如图1所示。
中段筒体4包括从下往上同轴设置的第一筒体10和直径小于第一筒体10的第二筒体9;第一筒体10与第二筒体9衔接的径向表面为一水平面,第一筒体10水平径向表面上布置若干主泵安装平台3。第一筒体10内部与第一筒体10水平径向表面相对应的径向表面为弧形,以承受主泵重力。第一筒体10的外壁上沿周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给水管道6,以及与所述给水管道6轴向位置对应的数目一致的若干蒸汽管道7。第一筒体10的轴向外壁上还设置有若干直接注入/输出管5。第二筒体9内安置有稳压器,第二筒体9外壁上设置有吊篮悬挂结构,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未经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72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用电缆
- 下一篇:OLED加速寿命光学参数自动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