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浪涌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7129.4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6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庞驰;费自豪;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高新益舸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5/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赵彦栋 |
地址: | 550022 贵州省贵阳市国***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浪涌保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浪涌保护器,属于限压型保护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浪涌保护器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浪涌保护器的作用是把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保护被保护的设备或系统不受冲击而损坏。浪涌保护器是以ZnO防雷芯片为主要元件,组合了热脱离机构等,具有良好的非线性性能和大通流能力的优点,作为雷电浪涌保护元件在电子电路和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保证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常规浪涌保护器与线路连接的脱离是依靠热脱离弹片,热脱离弹片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接在其中一块内电极上,在长时间、高工频电流作用下,低温焊锡熔化,热脱离弹片与内电极脱离使其断开,有效防止压敏电阻器在较高的工频过电压下起火燃烧。
现有的浪涌保护器的压敏电阻的两电极与内电极片连接后需用液态环氧树脂灌封使其绝缘,组成主保护器,为实现热脱离区域的焊接,现有采用的方式为先将内电极与热脱离弹片焊接,再进行液态环氧树脂灌封,此种方法受热脱离弹片的影响,焊接较为不便;且液态环氧树脂灌封后会将热脱离弹片上部包覆,影响热脱离弹片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可靠、方便液态环氧树脂灌封、可靠性高的浪涌保护器,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新型浪涌保护器,包括位于模块盒体内的压敏电阻,在压敏电阻的两电极分别连接有内电极A和内电极B,在内电极B的热脱离点上连接有热脱离弹片;在内电极B的热脱离点区域连接有环氧树脂挡板,除环氧树脂挡板区域外,压敏电阻及连接的内电极A和内电极B用液态环氧树脂灌封。
在模块盒体上铰接有切断板,切断板的中段位于热脱离弹片与内电极B之间、端部与处于拉伸状态的的弹簧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模块盒体上。
内电极B的热脱离点位于中间区域。
除环氧树脂挡板的高度为1-2mm。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在内电极B的热脱离点区域连接环氧树脂挡板,这样在压敏电阻的两电极与内电极片连接后就可先用液态环氧树脂灌封使其绝缘,环氧树脂挡板的设置就可保证热脱离点区域不会流入环氧树脂,便于后续的热脱离弹片的连接,从而即可提高封装效率和产品质量,且可保证热脱离弹片的焊接工艺。将压敏电阻元件的工频击穿点中移至压敏电阻元件的中心区域,使热脱离点与压敏电阻元件的工频击穿点位置重合,这样可以缩短热传导距离,提高压敏电阻热脱离的响应速度。在热脱离电极与压敏电阻之间采用了用弹簧拉住的切断板,当低温焊锡熔化时,切断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可迅速切断可能产生的电弧连接回路,进一步提高了热脱离的可靠性。由于热脱离电极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当产品超负荷运行或产品质量下降而导致温升异常时能够快速集热,缩短了低温焊锡熔化时间,有效地消除了短路发生火灾的隐患。由于设置了微动开关拨块以及示窗,因此既实现了远程报警、又能够现场报警,从而可提醒用户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达到杜绝防雷器起火燃烧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浪涌保护器的结构图。
附图2是浪涌保护器各零件安装位置的状态图。
图中,1模块盒体;2压敏电阻;3内电极A;4内电极B;5热脱离弹片;6环氧树脂挡板;7切断板;8拉簧;电极引出脚9、外电极1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高新益舸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高新益舸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71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棉花农药涂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极性脉冲电源中IGBT的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