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类孵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6996.6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7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华;王荣泉;宣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艳 |
地址: | 2152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类 孵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类孵化装置。
在鱼类的人工养殖技术中,在亲鱼完全产卵后,要将鱼卵转移到孵化装置中孵化,一来为鱼卵提供更适合的孵化条件,二来防止亲鱼将鱼卵吃掉。铁皮鱼卵孵化桶是一种常用的孵化装置,具有小型轻便、经济简便、占地少,便于室内孵化,孵化率高,易于推广等优点。孵化桶一般包括铁皮制成的桶体、连接在桶底的冲水管、连接在桶上部的滤水罩。其使用原理是水流通过桶底冲水管向上冲水,再从桶口通过滤水罩而溢出,受精卵随着水流上下翻动。其缺点是,鱼苗需要转出时,要用滤网在孵化桶中挡住鱼苗,再从滤网中人工将水盛出,十分不方便。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类孵化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类孵化装置,它包括水池、设置在水池内的孵化桶、连接在孵化桶底部的冲水管、连接在孵化桶的上部的滤水罩,孵化桶的桶壁材料采用纱绢。
进一步地,滤水罩的下端口与孵化桶的上端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滤水罩的上部开设有取物口,方便将鱼卵转移至孵化桶内以及从孵化桶内取出仔鱼。
进一步地,孵化桶包括呈筒状的第一部和连接在第一部下端的第二部,第二部呈倒置的圆锥形,第二部的底端开设有与冲水管相连接的冲水口。
进一步地,第一部的侧壁由上至下向桶内倾斜。
进一步地,桶壁材料所采用的纱绢的目数大于100,以防止鱼卵从网孔中漏出,具体目数可根据所孵化鱼卵的种类不同而调整。
进一步地,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方便将水池中的水排出。
进一步地,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方便将水池中的水排出。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鱼类孵化装置,孵化桶采用纱绢制成,当鱼苗孵出需要转出来时,只要从水池中将水快速排出就可以迅速集中育苗并转出,相较现有技术排水更加方便快捷,并且不会损伤到鱼卵。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鱼类孵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水池;2、孵化桶;21、第一部;22、第二部;23、冲水口;3、冲水管;4、滤水罩;41、取物口。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从附图1鱼类孵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它包括水池1、设置在水池1内的孵化桶2、连接在孵化桶2底部的冲水管3、连接在孵化桶2的上部的滤水罩4。
孵化桶2包括呈筒状的第一部21和上端连接在第一部21下端的第二部22,第一部21的侧壁由上至下向桶内倾斜,以减小冲水的阻力,第二部22呈倒置的圆锥形,第二部22的底端开设有与冲水管3相连接的冲水口23。孵化桶2的桶壁材料采用纱绢,也可以将第一部21和第二部22之一的壁设置成纱绢,另一个仍采用传统的铁皮。孵化桶2的桶壁所采用的纱绢的目数大于100,以防止鱼卵从网孔中漏出,具体目数可根据所孵化鱼卵的种类不同而调整。
滤水罩4的下端口与孵化桶3的上端口相连接,滤水罩4的下端口也可以连接在孵化桶1的桶壁上。滤水罩4的上部开设有取物口41,用于将鱼卵转移至孵化桶内以及从孵化桶内取出仔鱼。滤水罩4也采用纱绢制成,纱绢的目数大于50,具体目数根据所孵化鱼卵的种类而定。
水池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以方便将水池1中的水排出,实际应用中也可采用其他的水池排水结构和水池排水方法。由于孵化桶2采用纱绢制成,孵化桶2内的水会自然渗出,当鱼苗转出时,只要从水池1中将水快速排出就可以了,无需人工一点一点的从桶中将水盛出,相较现有技术更加方便快捷,并且不会损伤鱼卵。
当大规模孵化时,可以扩大水池1的容积,然后在水池1中设置多个孵化桶2。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69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